“黑救护车”谁来管?采访一天后记者迷糊了

12.06.2015  11:38

  《“黑救护车”猖獗医院门外 吉大一院向其宣战》后续报道

  长春晚报记者 常婉

  新闻提示

  记者在吉大一院、吉大二院等医院暗访时发现,每天有十几台“黑救护车”停在这些医院门口,像“拉客”一样,在医院内发传单,在医院门口抢病患,随后拉着病患乘坐他们的“黑救护车”牟取暴利。而因为抢客,“黑救护车”有时还会在医院门口出现争斗。“黑救护车”与正规救护车外表差不多,让患者真假难辨。

  本报有关“黑救护车”的报道见报后,又有多位读者打来电话反映乘“黑救护车”的不愉快经历。医疗体系外的“黑救护车”该如何规范管理?11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数家可能相关的管理部门,但得到的答复却是“一头雾水”。

  市公安局朝阳区分局

  7日,长春市公安局朝阳区分局一位民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因为“黑救护车”出现的打架斗殴情况属于民警管理范围。出现打架斗殴,他们一定会加以制止,但是如果没有发生此类事件,他们无法处理。

  市地方道路运输管理局综合执法支队

  9日,记者联系了长春市地方道路运输管理局综合执法支队。9日晚,该支队工作人员对记者作出回复:救护车属于特种车辆,运营手续不属于交通部门审批。在管理上,因救护车上时常有病人,不能对其进行查处,一旦因处理造成病人出现生命危险,无法担责。

  市卫生局

  11日,记者采访了长春市卫生局。卫生局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只给正规医院的救护车进行卫生资质鉴定并出具合法手续,从未给记者发现的“黑救护车”出过任何手续。

  通过本报与长春市12345市长公开电话的信息平台,记者又找到了长春市卫生局一份关于市民对“黑救护车”投诉的回复。回复的原文是:“因为急救中心不是政府执法机构,所以希望能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和交警支队联合查处此问题。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11日,记者联系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朝阳区大队的一位警官。该警官从执法角度分析,如果“黑救护车”没有违反交通法,他们也无法查处。

  省卫生厅

  7日记者联系了省卫生厅,询问急救车如何审批,正规救护车需要哪些条件,省卫生厅是否给急救车辆出具正规手续?省卫生厅要求记者提供采访提纲,记者就以上问题写了提纲,交给省卫生厅宣传处。但是到11日本报截稿时,仍未得到回复。

  记者联系各管理部门,回复如下:

  市卫生局:急救中心不是执法机构,建议交通运输部门和交警支队联合执法

  交通部门:救护车属于特种车辆,运营手续不属于交通部门审批。在管理上,因救护车上时常有病人,不能对其进行查处,一旦因处理造成病人出现生命危险,无法担责

  长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如果“黑救护车”行车证、驾驶证手续没问题,没有违反交通法,他们无法查处

  市公安局朝阳区分局:如出现打架斗殴,警方才能介入

  省卫生厅:记者联系省卫生厅询问急救车如何审批,正规救护车都需要哪些条件?省卫生厅是否给急救车辆出具正规手续?省卫生厅未给本报回复

  新闻快评

  “黑影”里的猖獗

  “黑救护车”对社会的危害显而易见,然而清理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了。那么多语焉不详之后,我们似乎明白了“黑救护车”为啥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自由驰骋了。但我们不明白的是,貌似该管的事情却没人管,貌似有很多部门该管理“黑救护车”,但到头来却没有哪一家能力挽狂澜。因此“黑影”里的这些所谓救护车生活得很滋润。隐约中,让人感觉有一只无形之手在控制着“黑救护车”这个半地下行业,并编织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经纬网。可是,谁来斩断这张“”呢?

  本报评论员 王者东

(责任编辑:张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