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满欧”:铺就长春外向经济新通道

03.12.2016  13:35

  2015年8月31日,跨过西伯利亚冻土和东欧大地的关山阻隔,一条全长9800公里的贸易大动脉正式贯通,“长满欧”国际货运班列,为长春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辟出一条“捷径”。450天后,“长满欧”以开行97批次、实现货运价值约6200万欧元的业绩,为长春外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长满欧”触角延伸至东北亚

  这是“长满欧”实现双向对开450天的盘点:

  主运营方——长春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的统计显示,2016年,“长满欧”货源地货源占比为:长春41%、沈阳4%、大连6%、营口6%、上海5%、天津8%、宁波4%、哈尔滨6%、国际中转货4%、其他16%。“这说明,‘长满欧’的辐射能力逐渐增强,不但能带动东北、内蒙古、环渤海地区的物流业,还将触角延伸至东北亚一些国家。特别是今年10月,‘长满欧’进出口货物量同比增长近300%。”长春国际陆港相关负责人说。

  从货源上看,对于长春而言,根据日常统计,东向货源是“进口”产品,主要有汽车零部件、奶粉、农用机械、啤酒等;西向货源是“出口”产品,主要有离合器、玻璃、车厢、家具、液晶显示屏、果蔬、服装等。

   加速集货“吸金

  开行一年多来,“长满欧”在全国现行43条中欧班列中“声望”不断升高,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不断创新的物流模式提升了运输时效。今年9月18日,随着汽笛长鸣,一列满载着鲜果蔬菜的“长满欧”国际冷链班列,缓缓驶出长春国际陆港临港作业区,奔赴俄罗斯,标志着我省首条专业化国际铁路冷链物流通道正式开通。这极大地提升了冷藏产品运输的时效性,有利于扩大国内企业对欧洲境外地区开展国际间冷藏贸易。

  ——密集完善的“线路网”扩大了集发货范围。截至目前,“长满欧”是唯一在欧洲境内完成6国12个站点设置的中欧班列,沿线仅在俄罗斯境内就有近50个收发货点。

  ——“含金量”愈加增多的运营资质,增强了集货、吸金魅力。2016年,长春国际陆港继获得“全国陆港重点联系企业”资质后,又在全国现行43条中欧班列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加入跨西伯利亚运输协调委员会(CCTT)的中欧班列运营组织。CCTT是由俄罗斯铁路公司发起的国际成员国组织,在国际物流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成本优势较为明显。“长满欧”是目前我国内陆直达欧洲最快、成本最低的陆上通道,也是转关次数最少、营运里程最短的国际货运班列。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条面向俄罗斯和中亚的新欧亚大陆桥。汇北疆、通天下,打通北线“丝路经济带”,“长满欧”正在成为长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外向型经济、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全新路径。

  长春国际陆港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满欧”的开行列数逐步递增,开行密度也在逐步加大,有望实现每周五定班常态化运行,进一步促进中欧在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电子商务、跨境贸易等多领域交流互通。

  未来,“长满欧”有望吸引东南亚至俄罗斯及欧洲其他地区的冷藏产品经我省集结转运,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同时,将打造东北高速冷链国际服务平台,在兴隆综保区内提供保税生鲜展示、保税冷藏仓储等综合服务,进一步活跃我省进出口特色产品贸易平台。

  服务于“一带一路”,也得益于“一带一路”,“长满欧”将为长春走向世界、融入国际经济发展大格局创造更多有利条件。长春,更将在流动着的世界财富通道中创造新的辉煌。(记者 李秀薇)

(责任编辑:唐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