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部分学校试点“多校划片” 给学区房降温

16.12.2015  10:30

单校划片

    小学阶段:一所小学和多个小区规划成小学招生片区

    初中阶段:一所初中和多所小学规划成初中招生片区

    多校划片

    小学阶段:多所小学和多个小区规划成小学招生片区,意味着这个区域的学生要通过电脑派位方式进入小学

    初中阶段:多所初中和多所小学规划成初中招生片区,以电脑派位方式入学

日前,有关教育部拟推“多校划片”的消息引起多方关注。“多校划片”真的会令“学区房”降温吗?新文化记者针对“多校划片”、“学区房”等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

长春 有多少学校试点?

背景

今年,教育部两提“多校划片”。3月31日,在大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调研座谈会上,教育部要求包括长春在内的24个重点城市“对2015年的中小学招生工作,100%的公办小学、90%的公办初中要实现‘划片入学’”,以缓解“学区房”问题;最近一次是在11月26日,教育部基础一司司长王定华表示,教育部正在考虑推行“多校划片”。

现状

目前,长春市公办学校入学基本都是“单校划片”。这种划片状况已存在多年,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但这样的划片方式有一个弊端,部分家长可以通过买“学区房”择校,进而不断炒高一些优质学校所属学区的房价。而教育部拟推行的“多校划片”,就是要为“学区房”降温。

试点

新文化记者注意到,目前长春市有两个城区的部分学校参与了“多校划片”试点,具体为高新区和宽城区。

高新区试点:

双跨学区(多校划片学区):东煤委、阳光城、鸿泰委、康达小区、前进村委、大华科技新村、宇光宿舍。双跨学校(多校划片学校):东光学校和高新第一实验学校。

双跨学区:南湖村委。双跨学校:小学是朝阳小学和东光学校;中学是东光学校和高新第一实验。

宽城区试点:

具体为长春市第七十二中学北校和长春市第四十七中学;长春市第七十二中学南校和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学。

而长春优质学校扎堆的朝阳区目前并没有试点。

B “学区房”降温了吗?

要先打开这个问号,就要弄明白“多校划片”的操作原理。“首先,只能是相近的两所或多所学校进行‘多校划片’。”采访中,有教育人士称,要考虑到“就近”原则,“就近”是“相对就近”。除了距离远近,学区划分还要综合考虑历史沿革、行政区划等因素。那该如何入学呢?从长春上述试点的情况来看,主要依靠电脑派位。担忧“多校划片”意味着什么?“学区房”不再具有优势。

“有些理想化,操作起来有一定困难。”昨日,有受访人士直言不讳地指出,教育要考虑均衡化,这一关很难。进入“多校划片”的学校起码差距不能太大,把优质学校和普通学校放一起“划片”有损公平性。“此外,诸如电脑派位可信度、学区划分透明度等也都影响‘多校划片’执行。”这位人士表示。

受访中也有家长表示出类似担心。“我们本来应该分到好学校,‘多校划片’进行电脑派位,如果把我的孩子派到普通学校,这对我也不公平啊!”长春市民吕女士称。但也有市民表示期待,长春市民邢先生表示,他家附近有明德路小学、解放大路小学和师大附小。“按学区,我家属于明德路小学。如果‘多校划片,那我家孩子有机会进师大附小,这个不错啊。”

影响

“家长之所以追捧‘学区房’,根上的原因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昨日,有教育人士指出,这个问题不解决,很难从根本上杜绝教育不公平现象。

昨日,新文化记者登录部分二手房网站注意到,长春部分优质学校的“学区房”价格仍居高不下,有房源要价已超2万元/㎡。诸如,一套25㎡的南湖新村省二实验九年连读“学区房”要价55万,达22000元/㎡。“如果政策执行起来,能起到一定的效果,至少是降降温。”昨日,有房产中介人员表示,这一政策也可能为家长购买“学区房”带来一定风险。同时,他也表示,到底能对优质学校的“学区房”起到多大的作用,还不好说,毕竟好学校就那么几所。目前来看,“多校划片”对长春“学区房”房价影响不大。

区域

新文化记者粗略梳理了一下,长春能隶属多个学校的小区并不多,大多数小区仍属单一学校。这也意味着,“多校划片”的政策目前来看影响有限。那如何保证教育公平?

“可以实行以行政区来划片。”昨日,有教育人士提出建议,以各行政区作为划片的基础,但针对的只能是空余学位,将这些空余学位向行政区内适龄儿童进行电脑派位。

在今年二道区学区划分中,记者就注意到,52小学就没有固定学区,而是“面向二道区进行优质公办学校空余学位电脑派位”。昨日,新文化记者也从教育部门获悉,明年长春市将大力推进“多校划片”和九年一贯制对口直升,逐步实现免试就近入学的全覆盖。

C 各地推行情况如何?

去年,北京小升初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等因素,进行“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其中,“多校划片”学校须先征求入学志愿,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直接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以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

对于“多校划片”,上海市教委基教处调研员朱蕾回应说,各个省市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不一定都要采取“大学区”的形式。据了解,上海执行的是“五年一户”的入学政策。自去年起,上海市静安区提出“一个门牌号一居住户,五年内只接收一个学生”的政策(双胞胎和单独二孩除外)。随后,虹口、闸北等区也纷纷根据各区实际情况,提出类似的“学区房新政”。

新文化记者 王小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