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供暖首月观察:蓝天多 “气质”佳

22.11.2016  15:37

疏堵结合,打好秸秆禁烧攻坚战;冬病夏医,“组合拳”整治污染源,供暖首月空气优良天数增加11天

长春供暖首月观察:蓝天多 “气质”佳

本报记者 张晓黎

21日,蓝天下,春城景观别具韵味。    贾春文 摄

  “8时,长春环境空气质量优,首要污染物无,环境空气质量令人满意,基本无空气污染,各类人群可正常活动……”20日清晨,看到实时发布系统的空气质量监测信息,市民刘佩放心地和小伙伴们“约起”:空气不错,适合打球!

  这一天,长春迎来今冬供暖首个整月节点。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20日至11月20日,长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1天,较去年同期多11天;轻度污染5天、重污染2天,同比分别减少4天、1天。空气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50.0%、51.3%。

  客观的数据,与不少长春市民最近一个月的直观感受相吻合:今冬蓝天多、雾霾少。

  在市环保监测中心站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室主任曲丹看来,这既有今冬气象条件比较有利的大背景,更是长春强力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治理秸秆焚烧的直接成效。她说,“天帮忙”固然重要,“人更努力”才是根本。

   今冬“气质”佳

  百姓齐“点赞

  “空气清新多了,支气管炎都没犯”“蓝天多了,心里也敞亮”……对变化感受最深、最有发言权的是长春市民。

  一入冬,家住卫星嘉园的王春女士就为自己和家人准备了防雾霾口罩。“去年冬天,出门前第一件事就是戴上口罩,没想到今年冬天没用上几次,我每天都会关注PM10、PM2.5的数值变化,真要点个赞。”王春笑着说。王春12岁的儿子在一旁说:“去年总有雾霾,耽误我们上体育课,今年体育课基本没受影响,我和同学们都特别开心。

  “在你的心上,自由地飞翔……”晚上6点多,伴着欢快的乐曲,王大妈和十几个老姐妹跳起了广场舞。趁着休息的空儿,王大妈打开了话匣子:“去年冬天,一到晚上这个时间,空气里全是呛人的烟味,呛得人喘不上气来,广场舞也不能跳了,后来实在没法儿了,我去海南呆了几个月。今年这空气质量杠杠地,我呀哪也不去了,就在咱这个好地方呆着。”清新的空气让王大妈喜上眉梢,跳起广场舞来也分外带劲儿。

  “你看这张是我这个月9号拍的,这张是我12号那天拍的。”摄影爱好者郝继承向记者展示了镜头下的蓝天。在他拍摄的照片中,长春的蓝天像水洗过那样蓝,在蓝天映衬下,快速路、文化广场、南湖公园在冬日里也充满了生机。郝继承说,非常喜欢拍蓝天,特别是今年,镜头里蓝天明显多了起来。

  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10点,持续跟踪大气数值变化,每隔一小时就更新、上传一次,这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大气室工作人员国营和同事们的工作常态。“我们既是环境监测工作人员,也是普通市民,空气质量的变化牵动着我们的心。”国营说,今年冬天空气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他发自内心地高兴,工作起来劲头更足了。

  国营告诉记者,供暖期空气质量的变化让百姓的感受最明显,其实自今年年初以来,全市环境空气质量都明显好于上年同期。截至11月20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64天,较上年同期多47天;污染天气61天,比上年同期少46天。

   秸秆治理下真功

  标本兼治保蓝天

  这段时间,从长春市区出城,无论哪个方向,放眼望去,田野里没有成片堆积的玉米秸秆,更看不到秸秆焚烧产生的灰色烟柱、黑色痕迹,取而代之的是一组组码得紧紧实实、堆放整齐的“秸秆块”“秸秆柱”。

  “秋收时,打捆机将秸秆打包成捆堆放在地里,然后陆续被送到附近电厂用作清洁燃料。”在双阳区双营子回族乡大营子村的农田里,村民李大哥指着一堆堆秸秆告诉记者,今年政府严格禁止焚烧秸秆,大家伙都能自觉抵制焚烧秸秆。

  记者在村里看到,每间隔百余米就有一处秸秆集中存放处。“秸秆禁烧、回收利用利国利民,这是大势所趋。”村干部告诉记者,农民都和村委会签订了《秸秆禁烧协议书》,村民自觉把收割上来的秸秆存放在指定地点,统一进行回收利用。

  双阳区的情况,是今年全市秸秆禁烧工作的缩影。

  从春、夏、秋到冬,一系列举措一拍紧似一拍,力度不断加大。秸秆禁烧也始终是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君正关注的重点:

  ——4月1日,我市召开农村工作会议。会上,各单位向市委市政府递交了禁烧工作责任书。王君正在部署“三农”工作时,专门对秸秆禁烧工作进行了部署。

  ——6月16日,王君正调研环保工作时的走访点之一,就是北海公园空气自动监测站。 

  他说,“呼吸新鲜空气、喝上干净水、吃上安全食品是群众最基本的需求”,这也是长春环保工作的着力点。

  ——10月10日,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长春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提出举全市之力抓好秸秆综合利用。

  在今年到各县(市)区调研时,秸秆禁烧也是王君正多次强调的重点工作。

  而今,市委市政府的关注、群众的期待,已经化为长春市协同推进秸秆治理的实际行动。

  目前,全市已形成市、县(市)区、乡镇、村屯、小组多级组织网络,建立了层层包保的工作责任体系。以农安县为例,该县22个乡镇分别组建了执法检查组和夜巡队,377个村全部组建巡查分队,3806个村民小组设立了义务监督员,全天候、全方位巡查,不留时间和空间盲点。

  禁烧执行到位,“”住了污染口,又如何从“”的角度,为长春每年产生的1000多万吨秸秆找出路?

  长春提出了“五化”秸秆综合利用思路,即以秸秆肥料化和能源化利用为主,以原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利用为辅,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与此同时,我市用“真金白银”推动秸秆转化利用,仅市财政本级今年就预计投入5000万元,各县(市)区也从实际出发,加大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力度,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

  今年,我市计划新增秸秆综合利用量100万吨,2017年计划新增秸秆综合利用量110万吨,2018年计划新增秸秆综合利用量105万吨。

   冬病夏医”治雾霾

  让蓝天常相伴

  秸秆禁烧,是冬季当期污染防治的主战场,与此同时,更多组合拳同步跟进,通过一系列“冬病夏医”措施,缓解空气污染问题:

  ——推进“煤改气”。今年截至目前已淘汰建成区内燃煤小锅炉922台。

  ——治理“黄标车”。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黄标车淘汰工作机制,今年已淘汰黄标车1.5万辆,3年来累计淘汰8.4万辆。

  ——工业企业达标治理。今年已治理超标锅炉1031台;2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已全部完成提标改造,热电一厂2号机组,热电二厂3、4号机组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889家大中型餐饮服务企业已安装油烟净化设施;527个加油站、699辆油罐车、7个储油库已安装油气回收治理装置。

  ——扬尘污染管控。今年共查处违反环境整治要求问题451条,并全部实现整改,98%的在建工地达到标准化施工要求。

  ——采暖期燃煤锅炉监管。市环保局对全市188个监管网格内各类燃煤锅炉进行检查,对41家大气污染物超标排放企业进行行政处罚,确保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

  ……

  治霾,注定是一场艰巨的持久战,不会一蹴而就。但我们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下去,就一定会得到大自然的积极回馈。

(责任编辑:章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