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 :细菌部队关东军一00部队遗址

09.05.2016  07:31

日本关东军第一00细菌制造部队遗址  新文化记者 蒋盛松 

长春 市越野路附近,有这样一片景致,一座10余米高的大烟囱,被错落有致的高档住宅楼团团围住,孤零零的屹立,显得与周遭环境那么地格格不入。不了解这里的人会以为这是一片待拆之地,只有在这一带生活过的居民才知道,这座烟囱是日军侵华时期,极为神秘的日本关东军第一00细菌制造部队旧址,也是该部队留下的侵华罪证实物之一。5月6日,新文化记者走近这里,为您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现状:铺满榆树钱的院落与遮掩不住的荒凉

日本关东军的这支侵华部队,全称是“日本关东军第一00给水部队”。在烟囱的四周除了一圈两米来高院墙保护外,院内还有两三棵大榆树,遮挡着烟囱的底部,进入院落,榆树钱儿在连续几天的雨水中,还未成熟就已脱落枝头,铺满了小院,使得淤泥和沙石砖蒙上了一层绿色。院内右侧一个低矮平房,除此以外,入门后,首先看到的是一块方型碑石,“ 吉林 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日军100部队旧址”,碑石背后还有对该部队的简单介绍。

虽然满眼绿色,但这座大烟囱,却已经破败不堪,烟囱外的铁梯,扭曲变形,抬头向上看,最高处的铁架扭曲着,随风摇晃不止。院内杂物随处可见,在烟囱的的底部,有修缮的迹象。出了大院,隔着这块几百米宽的空地望去,被保护起来的烟囱和小院,倍增荒凉之感。

一位清洁人员拿着条帚过来说,“这里不见有人来打扫,夏天野草也多,很久没有人到这里来。”

旧时一片荒地 原址盖了厂房

据汽车厂72岁的老人张先生说,儿时,他和伙伴经常来这里玩耍,那时,这里还是一片大野地,除了成片的野地,在这根烟囱的附近,还有一00部队遗留的断壁残垣,“我记得当时还有三根烟囱,相距都很远,东面有一根,北面也有一根,再就是遗留下来的这座。“张先生说,房屋都没有房盖,留在地面上的墙壁也就半米或一米来高,在最西面还有一排马厩。

老人回忆,后来为了发展经济,兴建了一汽散热分厂,因为国家当时落后贫穷,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在没有顶的房子上,加盖屋顶,马厩也成了厂房之一,“我只听说,有人在这里挖出过破旧的枪械,炼人的事,我小时候就听说过。”张先生说。

人员不定 来自各战区部队

在伪满皇宫博物院陈列馆宋陵宇提供的多份资料显示,日军侵华时期,日本关东军第一00给水部队,在当时范家屯的日军网络状兵营中的中心地带,且对外封闭,地点位于孟家屯西南部,也就是现在的越野路与红领巾路一带。

吉林省博物院研究员赵聆实从8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日遗化学武器和细菌战,他和其他学者走遍了吉林的每个角落,据他介绍,这支部队的前身,是关东军临时病马收容所,1931年在奉天(今沈阳)成立,第一00部队成为一支由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特殊部队。人员来自日本国内和在中国的各作战部队,人员时有变动,人数不定,一般经常保持在600至800人左右。这些人员根据专业特长,被编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部和总务部,并管理一个实验农场和牧场。

平面图显示各种建筑三四十座

伪满皇宫博物院提供的一份材料里,有一张该部队的建筑平面图,而这张图正是战犯三友一男所画。能过平面图可以看到,该部队各种建筑呈长方形,足有二三十栋。

在该部队遗址的西侧,现在还是空地,而这里曾经是第一部的所在地,包括马厩。据赵聆实介绍,第一部主要针对以关东军所属部队的军马为研究对象,同时,重点研究各种动物的血浆,研究能导致马匹迅速死亡的病菌和生产这些病菌的方法。遗址的中心地带,应该是称为生产部的第二部,主要从事进行细菌战的研究工作,是第100部队的关键部门。平观图显示,它被一部马厩和四部的仓库夹在中间。

赵聆实搜集的材料中显示,第二部六分部的队员三友一男曾在审判中交代,“我是在1943年4月以后在第6分部内服务的。第二部第6分部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细菌和军事破坏的方法,以及大批制造细菌,我担任的主要职务是繁殖鼻疽细菌。”

第三部,与该部对外称谓完全相符,即真正负责关东军司令部所属各部队的军民防疫与饮水问题的研究。此外,还有总务部、资材部和训练部,其职能与731部队大致相同。总务部不仅管理部队的日常事务,其下还设有设计分部、研究分部等部门。此外还管辖一处占地60多垧的“实验”农场和一处占地20多垧的牧场。被拘禁在第100部队内守卫处禁闭室内用来进行细菌试验的人,也归总务部管辖。

以鼠和马为主要材料作细菌实验

赵聆实说,第100部队主要研究、制造针对动物、植物的细菌武器,同时,也研制人畜并用的细菌武器。所以,在第100部队动物、植物、被抓捕的犯人都被称为“实验材料”,第100部队利用这些“实验材料”进行各种细菌实验。

为了尽早研究、制造出供对动物、植物进行细菌战的细菌武器,第100部队及其各支队从一建成即投入到紧张的研制工作中。凡是有可能对动植物进行细菌战的细菌,他们都进行反复研究,最后终于确定鼻疽菌、炭疽热菌、牛瘟菌、斑驳病等为主要进攻武器,并研究出用飞机播撒细菌、阴谋破坏等细菌进攻方法。

第100部队以动物为细菌实验的主要对象,在20余栋、1万多平方米的场舍里,饲养了大批动物,其中以鼠和马为多。

饲养老鼠 满身蕴藏病菌

赵聆实在研究走访中了解到, 长春解放后,中国军队人员曾实地进行勘查,确定了第一00部队利用动物做细菌实验的事实。当时,地面仍残留不少耗子孵育装置。据说这些耗子种类很多,有的装在笼子里,有的装在类似中药铺用的抽屉式的孵育器里。据当时的大广村村民说:“当初看耗子的李振发老乡和他的朋友说,耗子房每天要供给第二处(二部)一大圆草筐(直径约二尺)被解剖完死耗子的消耗量。三座长约50米、宽约30米红砖砌成的耗子房里耗子数量无法计算,但李振发必须每天早晨要往外运出一煤油桶(重约30斤)耗子。”“这些耗子不时要受到注射,因而满身蕴藏着厉害的病菌,不仅该看管耗子的人一定要有预防装备才行,就是经过严密装备的李振发,也因为一次在睡觉中偶一疏忽,耗子钻进衣服里咬了一口,为了使他再继续看耗子,费大力给他医治,才捡回一条命。

马是第100部队进行大牲畜细菌实验的主要材料。曾担任过该部队马匹饲养员的一位村民说,“马归第100部队第二处管辖,洋马圈里的马整天装得满登登,砖房不够,又盖些木板棚,平常的存栏数在2000匹以上。

抢占耕地做农场对植物进行研究

第一00部队还从毗邻驻地的大广村农民手中掠夺了60多垧土地,作为对植物进行细菌实验的“农场”。在这个农场里,每年都种植多种农作物,有旱田也有水田,凡是适于中国大陆的农作物,这里都有。“农场”里的庄稼长得“挺怪”,有的长势非常好,有的却非常糟;有的果实累累,有的却颗粒不结。据当时见过的农民说,苞米长得高,却不结棒,还给水稻灌污水,迅速枯萎。

“这样的农场,实际上是其毁灭农作物的实验田。”赵聆实说。

为了试验毒物的效果用动物和活人做细菌实验

第100部队有一个“牲畜掩埋场”,距本部很近,位于西北侧。1949年春天,附近农民到这里挖取马骨(卖钱或做肥料),结果挖出来的有马骨头也有人骨头。越往深挖,发现人的尸骨就越多。据挖出人尸体的老乡们讲,有男有女,有穿黄衣服的,也有穿劳工服的。这些死难者的尸骨暴露了第100部队用活人做细菌实验、残杀无辜的罪恶秘密。而且日本战犯的供述和隔闻目睹者的证词,也证实了这一血的事实。

走时炸毁建筑并留下祸患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前,为了毁灭罪证,该部队运走贵重物品,炸毁设施。两三天的工夫,爆炸声不断,大部分建筑化为废墟,然后,被日军放出来的老鼠,带着致命病菌,在战后的吉林省等地区引发灾难。

赵聆实表示,1946年,吉林地区一些地方曾爆发霍乱,而源头,经过查找,发现都是因为一些居民曾去过长春带回来了病菌。

对遗址或将进行保护

但这段历史不应被人忘记,第一00部队的遗址经过长春市政府等多个部门数次研讨,4月份政府相关部门对该处遗址准备进行发掘、保护。目前,相关部门还在对此事进行商讨。

新文化报(唐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