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推进“法治通化”建设纪实

30.01.2015  00:47

    

    近年来,通化市以弘扬法治精神为主线,以提升全民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为目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创新普法工作载体,夯实法治文化基础建设,有效推进“法治通化”建设进程。现如今,走在山城的每个角落,处处都能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法治之风扑面而来。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经济建设领域中,重点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为经济结构调整、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节能减排以及新农村建设等领域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组织普法讲师团和普法服务小分队成员深入企业开展法律宣传,先后为民营企业开展法律体检32次,法律风险评估24次,开办专题培训15次,培训企业管理人员500余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中,重点宣传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引导公民依法表达法律诉求。针对群众关心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开展了“红盾护农”市场整治、打假、食品药品“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等专项整治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在平安建设法制宣传中,重点宣传《刑法》、《治安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侵财性犯罪、团伙和暴力犯罪予以重拳打击,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全面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在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方面,通化市建立首问首办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提高了行政审批效能。在开展法治创建活动、全面推进法治建设方面,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模范法治乡(镇)”、先进法治县(市、区)、先进法治城市的“四级联治联创”活动,东昌区、柳河县被全国普法办评为2012年、2013年度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目前,通化市的国家和省级、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分别达到4个、14个和660个,创建率达到69%。市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73个,占社区总数的53%。在坚持依法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积极开展“除火患、保平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等专项执法行动,有效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创新普法教育工作载体。深入推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法律六进”活动,扩大普法教育在基层的覆盖面。“法律进机关”,实现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制度化。共组织县级以上领导干部集中培训16期,法制讲座24次,组织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班6期8460余人次。“法律进乡村(社区)”,实现法制宣传教育常态化。共举办普法讲座3200多场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2万余人,编印法制宣传资料23万份。“法律进学校”,实现青少年法制教育一体化。共举办法制讲座1739场,受教育青少年达56万余人次。“法律进企业”,实现企业经营法治化。为企业举办法制讲座320多场次,与125家小微企业开展对接工作。同时,通化市积极创新普法方式方法,在每个乡镇设立一个法制辅导站,在每个村屯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在每个村民小组开办一个法制宣传栏。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11.9”消防安全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知识宣传。

    夯实法治文化建设基础。加强法治文化基地建设,依托人文资源,建立了法治文化大院、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广场等法治元素新阵地。目前,通化市有省级法治文化示范基地3个,市级法治文化示范基地7个。提升法治文化影响力,开展“四送下乡”活动,先后举办法治文艺演出千余场,观众达20万余人次。通过开展“我推荐、我评选身边好人”活动,挖掘、宣传和表彰“学法、用法、守法”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同时,开展扶贫济困、志愿服务、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活动,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大型主题报道“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开设“行进中国·精彩故事——通化风采”、“在行进中记录·振兴发展看亮点”、“我们的节日·走基层”、“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在山城”等专栏,用真实鲜活的事例、有血有肉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情节,用富于时代感、现实感的语言和细腻鲜活的表达方式,生动讲述当代中国发展成就、发展道路、发展理念,展示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主流、展示通化人民蓬勃向上的风貌,讲好通化故事、展现通化风采,记录通化发展,为通化振兴发展凝聚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