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附中肝衰竭男孩病情加重 接近脑死亡

13.05.2015  10:17

沛东被送进手术室,妈妈一直给儿子鼓劲:“儿子不怕,妈妈在这儿,你要坚强,一定能战胜病魔!”

妈妈感谢大家的帮助  本组图片 新文化记者 吴廷 摄

新闻回放

5月10日、11日,很多人的朋友圈在转发一条消息,“吉大附中初一31班学生罗昱沛东得了肝衰竭,处于极度危险,急需肝移植,需要大家帮助。”在没有找到O型肝源的情况下,吉大一院考虑为其做其他血型肝源移植。【 详细

12日的一天,对罗昱沛东的妈妈郭晓燕来说,像坐过山车一样。早上,传来好消息,医院找到了AB型肝源;下午,传来一个让人遗憾的消息,沛东的病情继续加重,接近脑死亡,已经没办法做手术。

几天来,沛东的病情一直牵挂着众多读者和网友的心,大家纷纷转发微信,号召为其捐款,帮助联系专家,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这个孩子能重回校园。12日,沛东从手术室出来后,妈妈一直陪在他身边,她要陪儿子一起与病魔抗争,期待着奇迹能够出现。

传来好消息:拿到AB型肝源

入住ICU以来,妈妈第一次看到儿子

“儿子,妈妈就在你身边,别怕啊!”

11日晚,郭晓燕一夜未眠,她坐在小儿ICU门前的椅子上,为儿子祈祷。

12日1时09分,她在儿子班级的微信群里发了一条信息:“亲爱的同学老师,感谢大家的援助,让我看到了希望,在这里向大家致敬!白天没有时间和同学们说,谢谢了,沛东的好同学们!感谢!”郭晓燕说,这几天一直为儿子的病忙着,学校给了很多帮助,一直没有机会谢谢,正好晚上睡不着,给同学们发个信息。

6时许,院方找到她,说已经拿到AB型肝源,如果家属愿意,可以为沛东进行肝移植手术。这个消息让夫妻俩一振,两人快步来到医生办公室。医生将沛东的病情分析给他们,并表示在手术前,医院会请各科室专家对沛东进行一次会诊,只要有一线希望,医院也会尽最大努力。这次约见家属,差不多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

9时05分许,医生将沛东从ICU病房推往CT室做术前检查。这是入住ICU以来,郭晓燕第一次看到儿子,她推着儿子的病床一刻也不肯离开,在去检查的途中一直念叨着“儿子,你最棒!我儿子最坚强了!”“儿子,妈妈一直陪着你,我们一起战胜病魔!”“儿子,妈妈就在你身边,别怕啊!”

病情发布:手术风险很大

郭晓燕想都没想,有一线希望也要争取

“卖房子已经来不及了,请医生救救我儿子!”

10时15分,吉大一院副院长吕国悦发布了沛东的病情。经过全院专家的会诊,沛东得的是急性暴发性肝衰竭,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肝移植。由父母捐肝,没有做相应检查,在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今天早上6点,医院拿到了AB型肝源,与沛东血型不合。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移植AB型肝源是唯一的办法,但沛东术前病情严重,处于深度昏迷的状态,并有肺感染及其他疾病,术后效果不能肯定,手术风险非常大,术中术后都可能出现致命的并发症,需要家属再商量是否做移植手术。”吕副院长说,只要有一线希望,院方也不会放弃,不让家属后悔,但术后可能会面临人没救过来,钱也花了,这需要家属商量后决定。

而肝源从供体取出后,存活时间为12小时,沛东的肝要在下午4点前接上。如果沛东不做移植手术,这份肝源将用到其他肝病患者身上。对于治疗费用,院方可以给予相应减免,但手术必要的费用至少要30万元。

听了医生的话,郭晓燕想都没想,“我们做这个手术,有一线希望也要争取,现在卖房子已经来不及了,但我一定能筹到这笔钱,请医生救救我儿子!”

11时许,吉大附中常务副校长李明霞送来12万多元存入医院。“学校师生听说可以做手术,紧急为沛东捐了款,大家都在为他加油、祝福,后续还会有师生捐款,只要能挽救沛东的生命,学校一定会努力。”李明霞说。

11时10分许,郭晓燕向媒体表示,谢谢读者、网友关心,“相信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关心、帮助,沛东一定能战胜病魔!”

病情加重:手术不宜进行

妈妈瘫坐在病房前,眼泪止不住流下来

12日12时许,沛东被送进手术室,“儿子不怕,妈妈在这儿,你要坚强,一定能战胜病魔!”郭晓燕一直给儿子鼓劲。爸爸罗先生一句话不说,默默看着儿子的脸,一直到手术室的门关上。一路上,妈妈一直握着儿子的手,给儿子鼓劲,“我相信他听到我的话了,我看到他流眼泪了!”郭晓燕说,在进CT室前,她看到儿子流泪了,她坚信,儿子一定能好起来。

手术室门一关,郭晓燕瘫在同学妈妈身上,“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可是我没有选择,我要救我儿子啊,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不能放弃任何一点希望啊!”

13时30分许,手术室传来消息,医院专家对沛东进行了术前检查,孩子的病情进一步加重,这种情况下进行肝移植手术的价值已经不大。院方将郭晓燕夫妻叫到一边,将病情详细分析,让家属尽快作出决定。听了医生的话,郭晓燕夫妻与亲人商量后决定,不做手术,要用呼吸机维持儿子的生命,希望奇迹能够出现。

14时30分许,沛东被推出手术室。罗先生推着儿子回到疗区监护病房,一路上,爸爸一直沉默,眼睛却从来没离开过儿子。

沛东进了监护病房,郭晓燕瘫坐在病房前,“咋不给我儿子一次机会,儿子还那么小,那么省心!”她一遍遍地念叨着,眼泪却止不住了。

15时07分,医生让他们进入病房,可以陪在儿子身边。16时05分,沛东亲人买来了孩子喜欢穿的运动鞋和运动服。大家等在病房门口,期待着奇迹能够快点出现。

16时30分许,罗先生走出病房,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说:“孩子妈妈一直在和他聊天,孩子还有反应,我们想多陪陪他,这几天大家辛苦了,谢谢大家,也谢谢关心沛东的读者、网友,大家都希望能够有奇迹出现。”

沛东这些天

4月30日 ,沛东正常去学校上了课,课后还打了篮球,是个活蹦乱跳的孩子。

5月1日 ,沛东出现恶心的症状,浑身没劲,想睡觉。父母以为他是累的,让他休息。

5月2日 ,沛东的状况好了一些,但还是不爱吃饭。

5月3日 ,沛东有些肚子疼,早上吃了包子、粥。父母带他到专科医院检查,没查出什么病。

5月4日, 沛东在晚上睡了11个小时的情况下,白天又睡了5个多小时。到吉大一院检查,这才知道病得很严重。

5月5日, 住院。

5月6日, 转入小儿ICU病房。

5月7日, 晚上,病情加重,出现昏迷的情况。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爸爸妈妈一直守在医院,盼望孩子早日出院,可病情的变化的速度让夫妻俩措手不及。

5月10日、11日 ,同学家长在朋友圈纷纷转发沛东的病情,号召大家积极想办法帮助沛东。

5月11日 ,11时医生找到郭晓燕夫妻,在找不到O型肝源的情况下,可以为沛东进行其他血型的肝移植,但是需要巨额的治疗费用。

12时许,网友为沛东联系上北京的肝病专家,建议其去北京救治,但此时沛东因昏迷,已经无法去北京救治。

5月12日, 肝源找到,但病情继续加重,接近脑死亡。

新文化记者 赵春刚 刘中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