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约7000种 80%以上与遗传因素有关

28.02.2017  12:38

“不食人间烟火”的孩子,木板人……他们不是童话故事中的人物,而是现实生活中患上罕见病的患者。对于拥有这样孩子的家庭来说,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2月28日是世界罕见病日,新文化记者从 吉林 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中心·产前诊断中心遗传咨询门诊了解到,近一年来,已有100余例罕见病患儿家长前来咨询,欲查找致病原因。

据了解,罕见病单一病种的发病率低,但危害非常严重,常常会危及生命,而且病种极多,有数据显示,国际确认的罕见病大概有7000种,约占人类疾病总数的10%,而2014年我国的罕见病也已达到五六千种,患者超过千万,其实罕见病并不罕见。

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有过这样一个患儿,家长带孩子来的时候,孩子上楼梯都很费劲了!”主治医师罗丽丽记得很清楚,那是一对来自农村的父母,父母很憔悴,孩子来的时候,腿肚子肥大,得趴着,用双手支撑着身体,很费力地才能站起来。

经过医院检查,确定为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这是最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患这种病的孩子,出生时正常,智力也正常,到三四岁时,开始出现走路慢、走路时脚尖着地呈‘鸭步’的症状,上楼及蹲位、站立都很困难,站立时腰椎过度前突,90%的患儿腿肚子肥大、坚硬,至十岁左右时,就不能走了,晚期患者肌肉萎缩,即便照顾得非常好,大多数到20多岁时就会因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死亡。”罗丽丽说,这种病,家族中女性为携带者、其后代为男性患者常见,而女性携带者每次怀孕其后代子女中,男孩有一半几率正常、一半几率为患者,女孩有一半几率正常、一半几率携带者。

“不食人间烟火”的孩子

在众多罕见病中,“不食人间烟火”的孩子如果能早发现、早干预,是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长大的。

有一个来自敦化的奶奶带着孙子来就诊,“那个孩子是老人抱养的,就诊时已经两三岁了,来时头发、眉毛发黄,连最简单的爸爸妈妈也不会叫,身上还有股鼠尿味儿,当时孩子还在诊室尿了一泡尿,很多人都受不了那股味儿。”

经过对孩子的基因检测,孩子得的就是先天性代谢性疾病苯丙酮尿症,由于孩子是抱养的,无法找到致病基因,“这个孩子经过治疗,食用特殊食物,能够长大。经过锻炼,能够生活自理。但想像正常孩子一样的智力,是不可能了!”罗丽丽说,这种病是因某种代谢酶的缺陷引起的,这样的孩子主要通过饮食来进行治疗,要严格控制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质的摄入。“现在这项检查,国家是强制免费检查,就是新生儿足跟血筛查,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吃特殊的食物,这些孩子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生活、长大,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患儿将成为智障儿,如果完全不进行治疗,患儿只能活到三四十岁。”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大家都能吃的鸡鸭鱼肉、大米、白面,他们都不能吃,就像是金庸笔下的小龙女,活在尘世里,却不食人间烟火。

每况愈下的“木板人”

还有一个患儿,7岁来的医院,来的时候像木板一样,直挺挺的,爸爸抱着来时,癫痫持续发作,“这孩子得的就是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俗称‘木板人’。”罗丽丽说,患儿来的时候,父母是想找到致病基因,控制孩子的癫痫,孩子在3岁时已经确诊,当时孩子走路困难,肌肉僵硬,发展到后来就瘫痪在床,全身只有眼珠能动,不能说话,像木板一样,癫痫发作起来就是持续性的,不会停,这种病是根治不了的,只能用药物控制其癫痫的持续发作,没有别的办法。

这种病是最常见的过氧化物酶体病,发病率约为0.5/10万~1/10万,患病初期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困难、步态不稳等,逐渐出现视力和(或)听力下降、瘫痪、癫痫发作、痴呆等症状,最终完全瘫痪。

其他部分罕见病

除了这些例子,临床还遇到过瓷娃娃,学名成骨不全症,打个喷嚏,甚至一个深情的拥抱,都可能让他们骨折;月亮孩子,学名白化病,是黑色素或黑色素体生物合成缺陷,头发、眉毛雪白,怕光;蝴蝶宝贝,学名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他们的皮肤如同蝴蝶翅膀一样斑驳、脆弱;蜘蛛人症,学名马凡综合征,别的孩子上半身和下半身基本一样长,可他的下半身很明显比上半身长一截;渐冻人,学名神经肌肉病,因缺乏某种蛋白,肌细胞会萎缩、变性、原发性坏死,于是人变得无力。

据了解,在罕见病的治疗上,目前国际上只有1%的罕见病有药物治疗,但许多药品在中国尚未注册上市,而罕见病危害性强,一旦患病,将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严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在众多罕见病中,80%以上的罕见病都与遗传因素有关,所以做好婚检、孕检和新生儿筛查很重要。事实上,对遗传病进行广泛的婚前、孕前筛查或实施产前诊断或植入前诊断,可以减少甚至阻止一些罕见病的发生。

近一年来,已有100余例罕见病患儿家长前来咨询,欲查找致病原因,对于夫妇之一有遗传病家族史者或遗传筛查为阳性的、高龄孕妇、曾生过遗传病患儿想再生育的、患有肿瘤或遗传因素相关疾病而想生育的都可以通过基因筛查,找到致病基因,才有可能为再生一个健康宝宝做好准备。

新文化记者 赵春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