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访市水利局长 解答市民关心的问题

22.03.2016  11:15

落实“三条红线”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访市水利局局长马国成  

  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二十九届“中国水周”。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为增强全社会惜水、节水、护水意识,日前,市水利局局长马国成就市民关心的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我市的水资源总体状况。

  马国成:长春市是严重缺水城市。目前,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4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56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6%;我市石头口门水库和新立城水库两大水源地,每年都在超供用水。

   记者:为破解水资源短缺问题,我市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

  马国成: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约保护水资源,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

  一是加强治水管水机制建设。严格控制区域取用水总量,开展了打击非法取水和不合理用水行为。有序推进了合同节水管理试点,实行了城市居民用水阶梯式水价改革。2015年,全市用水总量为23.33亿立方米,控制在24.08亿立方米红线以下。

  二是优化配置水资源。关停了一批高耗水、重污染企业,完成了长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对城区二次供水管网进行了改造。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先进实用节水灌溉技术。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000年不变价)为15.2立方米,较2010年下降40.2%,下降率远远高于16%的红线;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为0.63,高于红线0.08个点。

  三是大力开展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工作。对石头口门水库、新立城水库两个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实施了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对伊通河21个排放污水吐口进行了治理。实施了长春市中心城区伊通河、南湖、友谊湖及农安县波罗湖补水工程。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7%。

   记者:对于水资源的管理我市下一步将如何安排?

  马国成:我市将围绕以下五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完善治水机制。建立与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管理和水源地保护相适应的监控体系,严格控制水资源“三条红线”。二是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深入实施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管网建设,开发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三是科学防御水旱灾害。加强水旱灾害的监测预警,对洪水进行适当规避、科学调度和有效利用。四是加强依法治水管水。完善适合我市市情和水情的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严厉查处违法取用水行为。严格控制高耗水行业发展,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五是践行绿色发展。计划投入477亿元全力推进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暨百里生态长廊工程建设,实施永春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把长春打造成天蓝、地绿、水净、城美的绿色宜居森林城。(记者  袁达)

(责任编辑:卢凯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