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航空大学102名参阅官兵凯旋(图)

07.09.2015  12:26
空军航空大学参阅官兵凯旋。  摄影 石天蛟 - 新浪吉林
来源: n.sinaimg.cn
空军航空大学参阅官兵凯旋。  摄影 石天蛟

  6日中午,参加北京阅兵和保障工作圆满完成任务的空军航空大学的102名官兵乘军机抵达长春,一下飞机便受到了首长和战友们的热烈欢迎。“战友们,你们辛苦了!”“热烈欢迎空中护旗方队初教-6中队官兵凯旋。”留队官兵敲起锣鼓,为这些征尘未洗的将士献上鲜花。

  1946年3月1日,空军航空大学的前身——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在吉林通化成立,即后来人们习惯称呼的“东北老航校”。在战争废墟上建校,在炮火硝烟中起飞,“东北老航校”开创了我党我军自己培养航空人才的先河。

  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东北老航校”培育的优秀儿女组成飞行编队,从北京南苑机场起飞,在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在新中国的晨光中为人民空军领航。66年后,空军航空大学的飞行教官再次从南苑机场起飞,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在空军航空大学强军兴军征程上再次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了解,这次阅兵使用的这款串列双座螺旋桨初级教练机,是我国于上世纪50年代自主研制并批量装备部队的第一代教练机,主要承担飞行员筛选和初级训练任务,是初级军事飞行人才培养的主力机型。

  半个多世纪以来,数以万计的飞行员从这一机型的飞机起步飞上蓝天,第一代教练机是名符其实的“功勋机”“摇篮机”,虽然“年龄大”,但它操纵灵活精准,故障率低,安全可靠,经济耐用,一直受到各国航空界及航空爱好者的青睐,是我国生产交付数量最多、出口数量最多、出口国家最多的飞机。

  “部队驻训的南苑机场属军民合用机场,飞机起降频繁,防误入首都空中禁区、防军用民航飞机危险接近和相撞等安全工作面临严峻考验。”95926部队机务大队副大队长韩冬生介绍说,不仅如此,南苑机场附近环境复杂,周边企业林立,民航机场日进出港1.2万余人,就是在这种极其复杂的情况下,部队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能够参加这次阅兵,我们非常骄傲,这是全体参阅战友和空军航空大学共同的光荣。”空军航空大学阅兵梯队副政委闫兆伟介绍说,从5月22日进入北京南苑机场至今,在执行受阅任务过程中,9名官兵面临子女入学问题,3名官兵的亲属患病严重,却无一人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个个敬业奉献,参阅官兵获得了优秀空中梯队等一系列殊荣。 记者 张席贵 通讯员 张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