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多出1秒 长春地区相关行业均未受影响

02.07.2015  08:23

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好日子,两个原因,咱先说第一个,今天,在大家有限的生命里,多占了一秒钟的便宜,就在今早,北京时间7点59分59秒后,不是马上进入到八点钟,而是多出了一秒,出现了7点59分60秒的特殊时刻,那么,多出的这一秒,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今年,可不像普通的平年一样只有365天,而是有365天零一秒,因为就在上半年结束的时刻,全球迎来了有趣的“闰秒”,今年的闰秒从6月30日午夜开始,由于北京处于东八时区,北京时间的闰秒就在今早的7:59分59秒之后,而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及时在7:59分60秒时进行了闰秒调整,那么问题来了,多出的这一秒是怎么来的呢?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副主任张首刚说,目前用的时间是协调世界时,是国际标准时间,是协调了世界时和原子时,两个时间从1958年对准之后,到现在世界时较原子时变慢了35秒,普遍认为是由于地球自转变慢造成的,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器服务组织预测,北京时间七月一号,两个时间的差距接近0.9秒。

专家说的太专业,听起来可能有些蒙,简单的说,就是我们所用的时间是两种测量时间法的协调时间,现实上来说,太阳的起落决定了白天黑夜之分,所以古时候记录时间的方式按地球自转来算,可是地球自转受外界因素影响,出现不稳定的变化,那么时间记录就不准了,所以就改用了比较稳定的原子计时法,可用稳定的计时方法去测量现实时间不稳定的变化,就会出现误差,科学家就把两种时间对准,协调起来共同计量时间,对于产生的误差,科学家们就定时的进行调整,每次调整一点,令真实的时间和人的感官时间始终保持一致,而调整的依据,就是每当误差达到0.9秒时,就调一次,多出的一秒就因此而来了,从1972年到2015年已经调整了26次,也就是说出现过26次闰秒,那么问题又来了,多一秒不好吗?为什么要调整?

一秒的变化不大,中科院统一调整之后,常人也觉察不出来,但却一定要调整,这是因为时间是点滴积累的,如果不调,时间长了就会颠倒黑白,按照推算,5000年,两种计时法会相差一小时,3万年就会相差6小时,如果是这样,当你六点钟起床的时候,外面的时间已经是正午十分了!

张首刚说,闰秒对于特殊领域影响比较大,比如金融行当,金融汇率,股市价格的波动和交易,在一秒前后,它直接影响我们的收益,另外一个是导航定位,光速每秒是30万公里运行,差百万分之一秒,也就是一微秒,就会差300米。

一秒对常人影响不大,对金融、航天航空、军事、电力,通信等跟时间数据息息相关的行业影响深远,在上一次闰秒2012年的七月一日,就曾有网站因调时崩溃,有金融行业损失惨重。今年,据记者了解,各部门已经有应急经验, 长春 地区的相关行业均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