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狂人”王作斌(上):“搞科研就得拼搏”

15.09.2015  13:12

  王作斌(中)在实验室进行科研课题研究。 苑激刚 摄

  他的形象让记者不禁想起美剧《生活大爆炸》里的那群科研狂人:除了科研,生活中似乎别无其他。一心扑在科研上,充满执着和热爱。

  他叫王作斌,现任长春理工大学国家纳米操纵与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1978年至1985年,在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攻读光学电子技术本科及硕士研究生的王作斌毕业后留校。1993年,王作斌获原国家教委和英国文化委员会联合选派的中英友好奖学金赴英国华威大学微工程与纳米技术中心攻读博士,并于1997年获得光学工程博士学位。此后13年间,王作斌在英国卡迪夫大学先后任博士后研究助理和高级研究员,参加并领导过多个欧盟科研项目。2009年,面对祖国和母校的召唤,王作斌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英国的优渥生活,毅然回到国内,在长春理工大学创办了纳米测量与制造技术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在纳米测量、机器人纳米操纵与激光纳米制造领域积极开展工作,致力于科学创新研究和培养国际型优秀人才。

  “只要王老师不出差,晚上负责锁门的值班同学就不用锁门了!”研究中心学生们的话从侧面印证一个事实:对王作斌而言,休息日和寒暑假可有可无。每天工作到凌晨,最后一个离开中心;家——中心,中心——家,两点一线,循环往复;有时每天睡眠时间只有3~4个小时,更别提其他任何业余生活……在王作斌看来,几十年的人生实在太短暂了,只能抓紧一切时间搞科研,哪怕牺牲睡眠时间。王作斌对科研的“走火入魔”,让身边的人都忍不住劝他要多关注科研之外的风景。

  “您赞同‘科研人员的风气就是行胜于言’这个观点吗?”面对记者的提问,王作斌教授点点头,并表示他也是这种风格。然而,当沉默寡言的王教授谈到他研究的纳米制造技术时,整个人一下就精神起来:“中心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激光干涉纳米制造技术及机器人纳米操纵与制造技术的应用。可以说,纳米制造技术是目前全球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激光干涉纳米制造和机器人纳米操纵与制造技术都是其中的核心技术。研究激光干涉纳米制造的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工艺,并进一步研究将激光与控制系统等集成为完整的先进纳米制造系统,实现成套装备的智能、高效、一体化制造,用于制造新产品、形成新产业,是未来激光纳米制造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而纳米操纵机器人与宏观机器人相比,具有超级灵敏、超高精确等特点,可以在极微小尺度下完成宏观机器人无法完成的各种观测、表征和操控功能,把它应用在生物医学上,也将是未来对抗重大疾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的最理想武器之一。

  在他心中 祖国至上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王作斌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王作斌而言,一名科研人员除了要具备卓越的专业成就,更应具备崇高的爱国情怀。在英国呆了整整17年,原本可以加入英国国籍的王作斌,始终未对自己的中国国籍有过一丝动摇。“在英国生活了这么多年,不得不说,我很喜欢那里的自然环境,但与中国相比,总感觉缺少一种人文环境,那就是家的感觉。”或许,正因骨子里一直渴望“寻根”,才使王作斌始终秉持“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的坚定信念,面对祖国的召唤,毅然决然放弃国外的优越环境,回归母校,投身祖国科研事业。

  王大珩、钱学森、李四光、邓稼先、严济慈……在新中国科技界的大师行列中,曾有大批一流科技人才怀着赤子之心归来报效祖国。然而,在如今全球化的浪潮中,一些科研人员对科学的坚守、祖国的热爱似乎有所放松。过于强调物质金钱,过分在意自身利益,使得个别科研人员爱国意识淡薄。而王作斌回归祖国、回归母校的做法是一面镜子:无论科技如何突破国界,对于科研人员来说,“祖国”二字都应是神圣的。

  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离不开具有爱国情怀的科研人员。愿新时代的科研人员都能像王作斌一样,继承老一辈科研人员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让越来越多的“科技之花”在华夏大地缤纷绽放。

  6年来,王作斌带领研究中心的学术团队,先后承担欧盟框架协议项目5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与欧盟国家、美国、俄罗斯等10个国家的19个单位积极开展科研合作。同时,王作斌还与德国奥尔登堡大学的Sergej Fatikow教授共同组织了纳米操作、制造与测量(3M-NANO)国际会议,并出任大会主席。截至目前,3M-NANO国际会议已成功举办4届,成为世界各地专家学者积极交流、共享最新研究成果的国际平台。

  王作斌和他创办的研究中心用实践证明:只有好的技术与好的应用相结合,才能展示出技术的无穷魅力,以及技术对社会的重大意义。(记者 祝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