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科技人员在企业兼职收入归其个人所有

22.01.2015  11:07

政策引导  争取首创科技成果首先在长春本地转化 

  长春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但很多科技成果都没有在本地转化,“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困扰长春很多年。如何破解?

  21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市将建立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舟桥”机制,支持长春属地企业购买科技成果,与高校院所联合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落地产业化,争取首创科技成果首先在长春本地转化。

   允许科技人员在企业兼职  收入归其个人所有

  我市鼓励企业按照产业规划和市场需求先行投入开展项目研发,采取股权投入和贷款贴息等形式,推动高校院所科研成果经过中试就地转化。创新科技成果托管、挂牌交易、拍卖等多种交易方式,用市场化手段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中试成果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产业化。

  建立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允许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经所在单位同意,在长春市企业兼职,兼职收入归其个人所有。加强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建设,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激励、期权激励、分红激励、奖励等措施激励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高技能人才。

   引导高校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基地或开放实验室

  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市场化机制,引导高校院所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基地或各类开放实验室,为供需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导航和特色服务推介。

  建立科技资源开放运行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推动高校院所引入专业服务机构,实现可开放科技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加快科技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绩效考评机制,根据考核结果从现有相关专项资金中予以补贴和奖励。组织实施协同创新工程,培育100个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个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100户科技型“小巨人”企业。

   建设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长春北湖科技园

  我市将建设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使其成为引导和带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自主创新核心区、科技创新辐射源、产业发展引导区。依托长春北湖科技园,建设长春北湖科技园。

  围绕重点新兴产业领域,推动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园区、高校院所和骨干企业共建行业中试与检测中心。重点建设合成橡胶、生态环境高分子材料、专用聚烯烃、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生物制药、高分子材料等一批行业中试中心。到2017年,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达到1.5%以上,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5000件以上,应用型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5%,基本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到2020年,全面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和协同创新体系。(记者  肖虹)

(责任编辑:卢凯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