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特殊儿童康复机构急需长期场地办学

03.07.2015  08:28

老师对幼儿园的未来很犯愁

孩子们正在学习 本组图片  新文化报 张英男 摄

因原来的场地装修,一处有40多名特殊孩子的康复机构,曾在今年四处求助,寻找暂时过渡的地方,如今临时过渡处也已不能使用。此处的孩子,大多是自闭症儿童,他们的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康复训练因此停止。希望求助一处长期场地,让这些家庭不再为此担忧。

担心:康复机构再遇窘境 家长怕停课

丁丁(化名)今年6岁,是一名自闭症儿童,他的妈妈说,以前孩子说话都很费劲,在一所特殊儿童幼儿园,已经进行康复有一年时间。

“孩子已经有了一些进步,能够和人交流了。”丁丁妈妈说,在今年1月,新文化报曾经报道过这家特殊儿童幼儿园,当时这里原来所承租的教学场地,需整体装修,40多名特殊孩子,将可能有段时间无处上课。这家特殊儿童幼儿园,包括老师和家长都曾四处求助,希望能够找到一处临时过渡场所,保证孩子的康复训练不会中断。经过报道后,也曾有很多好心人,愿意提供场地。只是大部分地点稍远。

丁丁妈妈说,因为有不少孩子均来自外地,所以幼儿园选择了一处相对较近的场地,作为临时过渡处。而毕竟只是临时过渡,如今这里又已经不能再使用了。而原来的教学场地,装修还没有结束。这家幼儿园,又面临着没有园址的窘境。

“像这样的自闭症儿童,如果没有地方做训练。很可能会给他们的康复,带来不便,我们这一年的努力,就浪费了。”这是丁丁妈妈的担忧。

老师:盼有场地 保证孩子的感统训练

壮壮妈妈说的这家特殊儿童幼儿园,名叫七色光儿童潜质开发中心。7月1日下午,园长助理孙丽梅坐在教室内,看着正在做“个训课”的孩子们,谈起如今的情况,有些着急。因原来的场地装修,共有40多名特殊孩子的这家康复机构,已经被分为了两处。共有37名孩子,大多是自闭症儿童,还有患有脑瘫的孩子,最小的才2岁,最大的也只有6岁,正暂在这处临时过渡场地,进行康复。因没有长期固定场地,还有9位年龄较大的孩子,正在别处。

丁丁刚来到这家康复机构时,说话都很费劲,而如今,他已经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与新文化记者礼貌地打着招呼。3岁半的卉卉,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伴随着老师的歌声,她表演了两段舞蹈,随后开心地笑了。老师说,她刚来的时候,连饭都不吃,不会与人进行目光交流。从3岁半就进行康复训练的妙妙,今年已经要和其他孩子一样,即将上小学了……

要上感统训练课了,有几名孩子走出教室,微笑着摆手,与新文化记者打着招呼:“叔叔好。”乍一看,难以看出,这些是自闭症儿童。孙老师说,面对自闭症儿童,及时把握住治疗的最佳时机。早期治疗和康复训练,其实可以在语言和智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在感统训练教室内,孩子们在进行着羊角球和滑板的训练。正常的声音、触觉,可能会让自闭症孩子感到不舒服,为此要给他们进行感觉统合训练,让他们感知这个世界。孙老师说,因为这里的特殊孩子,需要进行持续的训练,所以需一处长期场地,否则来此康复时间不长的孩子,一旦中断,影响很大。特别是,这些孩子需要一块单独的教室,保证孩子们进行感统训练。

园长:“省内第一家,15年来最艰难时刻”

今年年初急寻过渡场地,夏天又面临继续寻找场地的处境,七色光儿童潜质开发中心园长王荔智坦言,“七色光始建于2000年,是 吉林 省第一家针对孤独症等特殊儿童的康复机构,今年真可以说是,我们这里15年来,最艰难的时刻!”

面对这些“星星的孩子”,刚来的时候,因有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孩子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时有发生,老师要为他们清洁干净;每一位初做感统训练的学生,老师都要在旁边手把手的教,跟着跳跃,常累得满头大汗……这样的康复训练形式,40多名特殊孩子,采取的是一对一的康复训练,该园还有40多名的老师。王园长称,因为投入人力等成本挺高,实际上这15年来勉强维持,也根本没有收益能去购买一处自己的场地。今年来,四处寻找场地的状态,让她感觉很艰难:“可不能因为没有场地,而耽误了孩子们啊。”

求助:寻一处长期场地 保证特殊儿童康复

“七色光”最先的地址,位于 长春 市南湖大路附近,而因为这个园里,有不少孩子是来自外地,有不少家长在原来的位置附近,租了房子,以方便照顾孩子。4月份搬家到临时过渡处,其实这些家长,就已经有些不太方便。而让孙老师感觉欣慰的是,即使面对这样的处境,原有的这些自闭症儿童的家长,还选择了继续在这里,让孩子进行训练。

孩子家长说,原来的地址仍在装修。现在希望帮助这所特殊儿童幼儿园,寻找到一处长期场地,这样孩子的康复训练就能够保证了。“这不只是40多个孩子的事,这背后也有40多个家庭啊。”

王园长说,现在急租一处约500平方米的场地,希望能够在长春市市区,位置越近越好。但因这样的幼儿园资金有限,希望价格不要太高。如果对方也是幼儿园,是最好的选择,这样特殊儿童能够和正常的孩子一起活动,有助于他们康复。曾经开过幼儿园的场所,或装修等齐全,适合特殊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场地也可。

如果您能够提供这样的场地,欢迎致电本报热线:0431-96618。让40多名特殊儿童及40多名教师,能够有一个容身之地。

新文化报(彭洪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