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赏雪雕……雪哪来的? 造雪师:冰雪世界的“魔法师”

21.12.2015  08:57

造雪师:冰雪世界的“魔法师

  滑雪、赏雪雕,已经成为长春冬季旅游的一大亮点。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净月,无论是“雪世界”的各式雪雕,还是“瓦萨”的滑雪赛道,所有用雪均为“人工造雪”。今年,净月雪世界总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较去年增加6万平方米;用雪量达到15万立方米,较去年增加5万立方米。

  如此体量的“人工造雪”,是怎样完成的?带着钦佩与好奇,记者日前走进净月潭景区,探秘“”的加工过程,体验造雪师的辛勤和不易,让市民和游客在感受滑雪、赏雪乐趣的同时,更加爱惜脚下的这片白雪。

  19日晚,夜色中的净月潭一片寂静,然而在景区深处的净月雪世界建设现场,依然马达轰鸣。透过现场的射灯可以看到,10多台造雪机正在“拼命”地工作。

  造雪机不远处,一个人正静静地注视着机器的运行状态,他就是造雪班班长王国忠。“造雪的最佳时段是每晚20:00至次日6:00,因为这个时间段气温最低。刚开始,我也不太适应夜间工作,生物钟调整不好,总是感觉特别累。另外,晚上特别冷,即使穿着羽绒服,也冻得直打哆嗦。”王国忠告诉记者,若想造出质量好的雪,条件更加苛刻,要在室外温度达到零下15摄氏度、空气湿度达到30%左右时才可以。

  今年是王国忠第13年参加瓦萨滑雪节造雪工作。13年来,不管冬天多么寒冷,他都坚持了下来。造雪期间,每天他都会盯着天气预报,只要听说晚上降温,他就特别高兴。

  “今年用雪量又增加了,我们压力很大!”王国忠说,入冬以来,长春出现了反常的雨雪天气,而且近日气温又有些回升,这给造雪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为保证造雪的质量,他们就利用晚上造雪,一个班组轮流倒班。“如果一切顺利,每台造雪机一晚上就能造出上千立方米的雪。

  和记者交谈过程中,王国忠每隔10多分钟就要跑到造雪机跟前,一会用改锥紧紧这儿,一会用螺丝刀拧拧那儿,生怕机器出一点纰漏。“很多游客认为人造雪是用化学用品造出来的,其实造雪机造雪完全是物理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造雪的过程就是气和水融合的过程,水通过水管进入气管,空气压缩机将水压缩成小水滴,通过风机将其吹到十几米高,遇到外界低温变成冰晶,落到地面上就是人造雪。”王国忠说。

  “造雪是个技术活儿。造雪机工作时,必须有人看守。”王国忠告诉记者,造雪机有多个喷水口,要根据实时温度、气压的变化,决定使用的数量,这样才能在确保雪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只要稍有不慎,就可能造雪失败。“目前,净月潭拥有13台造雪机,都是从加拿大进口的,一台要30多万元。刚开始时,大家都是根据经验摸索着来造雪,不知道尝试了多少次才成功。另外,进口设备维修起来有一定难度,我就研究着自己修,现在基本的维修我都能搞定!”王国忠说。

  “叔叔,这个机器叫什么?雪是怎么出来的?为什么我家小区里就没有雪,滑雪场就有雪啊?你好像魔法师哟!”20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净月潭滑雪场时,看到十几个小朋友正围着一台造雪机向王国忠问这问那,王国忠则耐心地给他们讲解人造雪的制作过程。“晚上造雪,白天也到雪场,不累吗?”“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这两天气温回升,我来检查一下设备,免得机器出故障。如果赶上温度和湿度适宜,白天也能造雪。”王国忠说,最近净月潭的游客越来越多,他们要保障人造雪的清新,让游客玩得开心尽兴。(记者  宋  莉)

(责任编辑:卢凯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