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长姜治莹调研城市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

21.04.2015  12:12

原标题:以责任感书写“环保考卷” 姜治莹调研城市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研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本报讯 (记者杨宝迪)20日,市长姜治莹带领环保、建委等部门负责人,来到北郊污水处理厂扩建、串湖污水处理工程等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建设工地,现场办公破解难题,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姜治莹要求,各方面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对城市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在保证质量、保证标准、保证安全前提下,全力推进相关工程进度,让这些工程尽早发挥作用。同时,要进一步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全面提高城区绿化美化水平,让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近年来,我市对伊通河两岸排污口进行了排查,对每个排污口和明沟制定了清淤和改造计划。目前,污水改造工程已全面启动。年底前,伊通河城区段绝大多数雨污合流的排污口将全面完成治理,伊通河水质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姜治莹一行首先来到位于自由大桥以南的鲇鱼沟吐口,实地考察截污工程推进情况。姜治莹说,伊通河既是长春的母亲河,也是全市一条重要的景观带,体现了我市生态环境治理的整体水平。特别是沿线污水截留、收集工作,对整体改善伊通河城区段水质意义重大。相关设计施工单位,要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确保高质量的前提下,全力推进伊通河改造进度,真正实现伊通河水清、景美、风光好。

随着天气转暖,位于团山街与北环城路交会处附近的长春北郊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已全面复工。工程涉及的初沉池、二沉池等已基本建成,预计扩建工程将于年底全面竣工,届时北郊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78万吨。此外,西部串湖污水处理工程也在全力推进中,该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建成,届时可日处理污水20万吨。

调研中,姜治莹一行先后来到两个工程建设现场,逐一了解工程进度、当前建设瓶颈等问题。姜治莹说,这两个项目的进度,事关整个伊通河流域治理成效,各方面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创新工作、克服困难,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期投入使用。同时,各方面要按照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的“水十条”要求,抓紧进行对接,确保伊通河综合整治达到国家要求。

长春是一座极度缺水的城市。我们不仅要努力让污水达标排放,更要在水资源循环利用上下功夫。”调研中,姜治莹还详细了解了工程投入使用后涉及的中水回用问题,要求相关部门深入调研论证,研究利用中水进行农业灌溉、城市绿化、水体改造等的可能性。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水环境治理,更要与大气污染防治、城市绿化建设等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调研中,姜治莹还要求,要统筹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加减法”。加法,就是要落实好年度新建续建公园、“两横三纵”快速路沿线绿化美化、石头口门库区上游湿地、莲花山还湿还林还水等重点工程建设,全力以赴增绿量,扩大城市生态空间;减法,就是要抓紧完成城区小锅炉治理、淘汰“黄标车”、工业粉尘和工地扬尘治理、秸秆“禁烧”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共同守护好城市的生态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