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母亲河应有模样 伊通河源头原来那么清澈

15.06.2016  10:59

沿着伊通河源头,志愿者们开始徒步踏查 本组图片 新文化记者 王强 摄

志愿者们找到一处泉眼,凉凉的泉水,晶莹剔透

泉眼涌出的水汇成一条小河,静静流淌 新文化记者 王强 摄

第1站:青顶子山

没找到想象中“泉水叮咚”的场景,找到了山中的另一个传说“老道洞”

第2站:伊通河源头湿地

找到了流动着清水的泉眼,还有一条不到2米宽的壕沟

第3站:大酱缸村

听到了那久违的“泉水叮咚”

第4站:榆树村石头锅腔屯

伊通河清澈见底,时而见到水底的小鱼和泥鳅

第5站:板石村大碱厂屯

伊通河水面逐渐宽阔起来,最宽的地方已经能够达到8米

新闻提示:伊通河是 长春 的母亲河。你了解这条河流与长春的渊源吗?新文化报联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长春市伊通河管理委员会、伊通满族自治县委宣传部共同发起2016“江河卫士——母亲河守护计划”,组织志愿者从伊通河源头,沿着伊通河行走到长春市,一起守护母亲河。

昨天早晨5点,15名志愿者从家里出发,直奔集合地点。

这是次特殊的旅行,每位参与者都带着自己的目标。

志愿者张兰英经常在伊通河畔走过,她想知道,这条河的源头是什么样。

爱写诗的孟戈平,想将用自己的诗歌记录这段行程。

吉林 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民俗专家施立学,希望让人们了解更多关于伊通的历史故事。

伊通满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苏云波、伊通满族自治县水利局伊通河管理处处长杨明也加入到了这次环保行动。他们希望,能够有更多人了解母亲河、保护母亲河。

队伍中还有伊通满族自治县摄影家协会主席兼秘书长于金友,伊通满族自治县关工委副主任、摄影协会顾问郑向东——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伊通人。

五天四夜的伊通河之旅,就此展开。

继续征集:希望您可以陪着我们,走完这次旅行的最后一段

从伊通河源头出发后,6月19日,我们将走进长春市区,届时,我们将沿着伊通河继续徒步。也许你错过了在伊通河源头的出发,但我们希望您可以陪着我们走完这次旅行的最后一段。无论你是个人,还是徒步团体,只要您热爱徒步,热爱环保,身体健康,能够完成5公里左右的徒步路程,那就加入我们吧,让我们带动更多人加入保卫母亲河的行列。

前500名参与者将会得到主办方提供的精美T恤,作为这次活动的纪念。您可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xwhbshq”,关注“新文化报生活圈”,输入“姓名+电话+报名伊通河徒步”。收到您的报名号后,说明您报名成功。

新文化记者 田玲玲

第一站

青顶子山:没能找到传说中的泉眼

踏进伊通,我们直奔青顶子山:这里冬季的积雪、夏季的雨水,都是伊通河最初的家底。

苏云波请徐桂发向导来帮忙。徐向导身穿迷彩服,一身的进山装备,进山前,他嘱咐大家一定穿着长衣、长裤,头戴帽子,最好将脸也遮住。

原来,山上有蛇,徐向导除了要引路,还要帮忙驱蛇。

之所以要遮住脸,是因为山中还有不少蜜蜂及其他蚊虫,更重要的是山中没有什么像样的路,枝叶繁茂,行走间,枝杈很容易划伤脸。

大家全副武装,踩着脚下松软的土地,在树林中沿山而上。十分钟不到,陡峭的山路已经让人气喘吁吁。

好在,沿途的美景能够让人忘却劳累,林间的野花吸引着大家不断按下快门。

山丁子、山樱桃、山核桃、山野菜……民俗专家施立学老师向大家介绍着各种山里的植物,这座海拔611米的青顶子山,就像一座宝库,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小时候上山,泉眼喷出的水有半米高。”当地的伊通人描述起曾经的青顶子山,大家开始期待能看到“泉水叮咚”的景象。

遗憾的是,近一个小时,大家没有见到一个泉眼,没有看到一条河水支流。

徐向导说,泉眼就在山中,但这两年早已不见有水,现在想要找到,十分费劲儿。而曾立在公路口,写着“伊通河源头”的石碑,也因为阻碍公路而被推倒。

链接:山上藏着个“老道洞”

没找到泉水,山中的“老道洞”就成了不能再错过的目标。传说很早以前,一位老人摊了人命案子,便闯关东而来,在山石中挖出一间石屋避难。因为这位老人信奉道教,所以当地人便将这洞叫“老道洞”。当地人不少人来过这里,洞中还有石床、石锅等陈设。

不过,徐向导一时找不到“老道洞”的具体位置,于是队伍里的本地人开始分头寻找。“找到了么?”大家彼此呼喊着,过了好久,“我们找到了!”的应答才在山间响起。

大家赶紧顺着声音集合。跌跌撞撞来到洞口,才发现这个石洞确实难找。洞内不到十平方米,2米多高,里面空空如也,石床、石锅已不见踪影。

第二站

源头湿地:水坑下面藏着泉眼

下山,继续找寻源头。

在伊通满族自治县开往梅河口的公路92公里处,青顶子山脚下,一块长满芦苇、蒿草的湿地呈现在面前,踏上去,脚下的土地都是软软的。

一位村民说,湿地里还有三眼泉水可以喷水。尽管现在水量很小,但他小时候,这些泉水能够喷出半米多高。

施立学老师则告诉志愿者们,如今的泉水比起30年前他考察时,水量确实小了不少,已经很难看出来了。不过,如果看到地面上蓄着一汪水,就说明下面可能藏有一眼泉。

大家开始仔细寻找。

“这里是泉眼!”一名志愿者在湿地深处发现了一个小水坑,激动的喊了起来!大家纷纷围了过去,撩动这些清水,感受着母亲河最初的流动。

湿地向北延伸七八百米后,大家看到了一片稻田。村民说,这是湿地的一部分,长年不干旱;山上流淌下来的泉水和雨水,足够水稻生长。

穿过稻田,终于出现了一条不到2米宽的壕沟,施立学老师说,这里就是伊通河了。

尽管看似和普通的壕沟没有区别,她却是伊通河的开始,并孕育了长春这座城。

第三站

大酱缸村:村里的大酱好吃吗?

走过湿地,我们沿着河水流动的方向继续前进,来到了伊通河流经的第一个村子。

河道在村中穿行,慢慢变宽,我们想象中的“泉水叮咚”,在这里终于能够听到了。

美景如画,这个村子的名字也应该挺有诗意吧?然而,村庄的名字却叫“大酱缸村”。

这个很有“网红”潜质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大家猜测,村里的酱肯定特别好吃。

然而,村里87岁的老人孙景福说,这个名字和美食并没有啥关系。原来,这里也曾经是一片湿地,与伊通河源头湿地相连;冬天上冻还好,到了夏天,那便是稀泥半人深。

那时,村里的交通工具是轮子都有一人高的大铁车,通常会有9匹马来拉。一路沼泽地,全靠着这大铁车出入,人坐上车就无法再下车。

村里人常说,人要出村,没有三天走不出去:而这出村的路程仅仅只有10公里。村子名叫“大酱缸”,不是因为酱做得好,而是路太难走,就像东北农村揣大酱一样。

如今,当年的“沼泽”已可以走人。依然有芦苇荡漾,脚下的水却很细小,一步就可以跨过河道。

第四站

榆树村石头锅腔屯

出了村子,队伍沿着河边的沙石河堤继续前进。脚步沙沙作响,让人感到无比惬意。

走在河流源头,才会知道,伊通河原本有多么干净:没有生活污水的流入,也没有工业废水的污染,清澈见底。水流中嬉戏的小鱼和泥鳅,让人们仿佛回到童年。

走上2公里,就到了榆树村石头锅腔屯。村民牵着牛在伊通河边行走,村头的水泥桥上,人们坐着拉家常。专家说,这是伊通河第一座水泥桥。

第五站

板石村大碱厂屯

走出石头锅腔屯后,伊通河的水面逐渐宽阔起来,最宽的地方已经能够达到8米。

下一站,叫做板石村大碱厂屯,施立学老师说,叶赫部落来到东北后,第一个落脚点就是这个村子。如今,这个村子里,依然以满族同胞居多。但是大家已经不知道,这里还承载着满族叶赫部落的历史。

一位村民说,他们曾经生产过碱,从辽源进来原料,在村里加工。那个时候,村里有很多熬碱的大锅,村民们轮班捣碱赚工分;生产队解体后,村里就不再生产碱了。

首日终点

寿山水库

下午18时,志愿者队伍抵达寿山水库,我们决定在这里安营。围绕着寻源之旅,志愿者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施立学老师提议,应该在青顶子山上立碑,让大家知道这座山是伊通河的源起;不少志愿者则表示,富有传说色彩的“老道洞”没有什么标识,连本地人都需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找到;如果有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想找到就更困难了。

伊通满族自治县水利局伊通河管理处处长杨明汇集了大家的建议,和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相关部门决定:将源头的石碑恢复,立在不影响通行的位置;“老道洞”也将立碑,方便更多人了解这里的历史与传说。

新文化记者 冯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