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梨树县关工委:悠悠关工情 耿耿事业心

30.03.2015  12:39

    原标题:悠悠关工情 耿耿事业心 ——梨树县关工委工作开展纪实本报记者 曹吴刚

    编者按

    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我市广大离退休干部怀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充分发挥自身政治优势、智慧优势和经验优势,在坚定理想信念、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从严治党等方面,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

    近年来,梨树县关工委与社会发展同步、与青年朋友贴心,一年一个主题,年年出新招,岁岁有收获。他们心系党的事业,情牵祖国建设栋梁,不计名利,不图回报,积极投身教育下一代工作,为全县广大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奔波忙碌。连续四次荣获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县关工委主任王书良被国家关工委和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两次授于全国先进个人称号。2013年,被国家关工委授予的“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优秀组织奖”。

    工作中,梨树县关工委以对全县青少年健康成长高度负责的精神,始终把教育、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当头等大事来抓。从抓基层、打基础扎实起步,建立了全县乡村关心下一代组织网络,创新了对乡村关工委常务主任的规范化管理。多年来,他们坚持奔走在校园内外,忆历史、讲传统;坚持下村屯、进社区,走千家、进万户,运用多种工作平台,有针对性地在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青年农民开展“两学一创”活动,坚持抓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为党委、政府分忧,为外出务工人员解愁;通过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全县70%村屯的青少年实现了无失学、无不孝子女、无赌博、无犯罪。他们还针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特点对青少年产生着重大影响。以强烈的工作事业心和历史责任感,积极学习新知识,努力探索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经。紧紧围绕“打牢基础、深化教育、注重关爱、树立典型、创新品牌”的工作路数,利用每周一的固定学习日,以全新的观念和视角,正确分析和看待青少年,努力把握青少年心理特点,充分解读青少年所想、所需、所盼,用新思维、新载体、新方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帮教工作。

    踏遍青山人未老,情系关工夕阳红。为广泛发动“五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梨树县在全县乡、镇、村(社区)、中小学校以及50名以上员工的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关工委,农村居民组、村小学校、部分楼院也建立了关工小组。全县关工委组织发展到3019个。“五老”队伍发展到8000多人。这些“五老”骨干活跃在关心下一代工作第一线,积极开展“大手拉小手”、“争创三好青少年”、“创建关爱驿站”等活动。在全县建立关爱工作团58个,参与“五老”1789人,每年开展法制教育200余场,受教育青少年5.2万人。全县帮教青少年4141人,其中重点帮教有问题青少年232人。每年为有困难儿童救助捐款50余万元,2190名特殊困难青少年得到救助,顺利完成学业。对8820名留守儿童登记造册,实行动态管理,组织“五老”与有困难的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实现留守儿童全部无失学、无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