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造”标准动车组互联互通试验进入收尾阶段

21.02.2016  09:06
“长春造”标准动车组互联互通试验进入收尾阶段 - 新浪吉林
来源: n.sinaimg.cn

  20日,记者从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获悉,由他们自主研发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正在太原铁路局大西试验线一线进行互联互通试验。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负责人现场考察并添乘了该标准动车组。试验经理赵海波博士向记者介绍,此次标准动车组项目共有66项型式试验,经过230天的努力,已经完成62项,同时完成了列车自动保护系统接口试验,剩余试验计划6月底前完成,届时将满足申请型号许可过程中对试验部分的所有要求。

  在试验期间,标准动车组的技术状态良好,与既有动车组相比,有多项技术改进。标准动车组试验下一步将在大西线开展运用考核,同步搭载动载荷等科学研究试验,并配合铁路总公司和铁科院完成噪声源识别、地震预警系统等多项试验,暂定5月15日完成在大西线的所有试验和18万公里运用考核工作,然后回送至郑徐线继续进行时速350公里等级的高强度运用考核工作。

  针对不少人一直关心标准动车组是否完全摆脱了外来技术?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设计经理邓海和试验经理赵海波都给予肯定:“当然。”在标准动车组试验过程中,难度最大的试验要属互联互通试验,记者对此采访了赵海波。他向记者介绍,所谓互联互通,就是实现两个不同主机厂按照不同的技术规范和图纸生产的动车组能够重联运行。并且能够实现主控动车组控制从控动车组的功能,这在国际上属于首创。“形象地说,就好比一个北方人和一个南方人,他们语言不通,经过相互磨合,发明了通用的普通话。两家主机厂的设计理念存在差异,同时网络系统的软件和硬件均不一致,也给试验增加了难度。也就是说,这个北方人和这个南方人要生活在一起,他们的理念、习惯、使用的生活用具都不同。”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和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两个主机厂以相关技术标准和大纲为依据,不断完善和优化网络系统的控制逻辑和指令,经过在北京环铁的静态和低速调试试验,以及在大西试验线的高速试验,最终全部实现了互联互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