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将破百万

16.01.2015  14:04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与日俱增,机动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随之带来交通拥堵、停车难等一系列“城市病”,成为困扰城市发展、影响生产生活的最大障碍之一。目前,《长春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机动车停放管理条例》已于2014年8月11日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提请市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为了更好解决静态停车问题,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又新增加了一项议程,即讨论长春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及其立法中涉及的相关重要问题。

  现状:预计到2015年5月我市机动车数量将突破100万辆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市机动车数量已接近95万辆,预计到2015年5月就将突破100万辆,长春已进入汽车社会。

  进度:已确定30余个地点作为立体停车楼建设选址

  为了更好地解决停车难问题,几年来,长春市不断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积极开发停车资源,努力拓宽停车渠道。推进“两横三纵”快速路桥下停车场建设,规划104处停车场、2037个停车泊位,其中,亚泰大街跨繁荣路、南湖大路、自由大路、解放大路桥下4处停车场已完成建设,正抓紧进行运营准备工作,其他停车场正在实施地面铺装等建设任务。

  启动立体停车场建设,结合全市道路交通状况和停车需求,在重点商业街区、行政办公区、居民住宅区已确定30余个地点作为立体停车楼建设选址。目前,红楼立体停车场已编制完成项目建议书和环评报告,取得规划条件,并完成初步设计,正在办理用地规划许可。南京大街停车场项目建议书已编制完成。

  另外,利用现有道路资源挖掘停车资源,在不影响正常通行前提下,通过施划泊位解决停车场数量不足问题。目前,全市已有收费停车场57家,路内临时停车泊位7072个、路外停车泊位25676个、其他各类封闭停车泊位158167个。

  对策:制定条例将管理办法上升到法律层面

  在法治保障方面,2011年,长春市以政府令形式出台《长春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使停车场规划建设进入依法管理轨道。鉴于全市车辆快速增加、静态交通管理出现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从2013年底开始,着手将《办法》升级为地方性法规。目前,《长春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机动车停放管理条例》已于2014年8月11日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提请市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

  建议一:位置适宜的闲置企业或院所政府应支持作临时停车场

  为了更好的规范停车问题,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增加了一项议程,即讨论长春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及其立法中涉及的相关重要问题。15日,人大代表们就停车场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高艳华代表建议,在居民住宅区或商业街区周边如有闲置的企业院所,有空间可容纳众多车辆的,政府可以支持他们开发用作收费停车场,政府要扶持,还要规定收费标准,管理规则什么的,如此一来,利用现有空间最大限度开发停车位,政府投入少了,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紧张。

  政府回应:建停车场要向地下空间要效益

  长春市建委副主任于建新表示,结合我市实际,今年我市停车场建设要由以前建设地上立体停车场为重点转向地下停车场建设,向地下空间要效益。对公园、广场、绿地、机关、学校、医院、商场以及居民住宅区的地下空间加以充分利用,建设地下停车场,以弥补公共停车场数量的不足。

  建议二:停车场建设应努力让民营资本进入

  李连海代表表示,长春目前路面的停车泊位规划还存在很多问题,一定要好好规划,加强道路上的停车位施划,最大限度挖掘道路资源。另外,停车场建设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对他们进行规范化,防止不当竞争而引发的新问题。

  政府回应:使社会资本成为停车场建设的主要力量

  于建新说,2013年底出台的《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的意见》,由于政策不够细,不到位、效果不明显。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充实、完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逐步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使社会资本成为停车场建设的主要力量。同时对社会民营资本投资建设停车场给予适当补助,每年在储备土地中将确定一定数量的用地专项用于引进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

  远景规划:争取使全市停车泊位总数达70万个

  长春市建委主任于建新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充分利用现有路上资源,按照“应划尽划”原则,对路内、路外、临街楼前屋后、小区空闲场地等,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逐步完成施划50万个停车泊位的目标,加上原有的停车泊位,使全市停车泊位总量达到70万个左右。

  停车泊位统一通过POS机收费按颜色区别对待

  于建新表示,施划的停车泊位分为三种:收费停车泊位、错时停车泊位、免费停车泊位,分别用白色、黄色、蓝色三种颜色进行区别施划化,使车辆做到有处可停,实现停车规范有序,逐步缓解长春市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

  另外,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停车泊位信息化平台建设,于建新表示,停车泊位信息化平台建设是下一步我市停车场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点,把停车场和停车泊位管理数字化动态管理作为“智慧长春”建设重要内容,实行市、区、街道三级管理。全市停车泊位统一通过POS机进行收费,并将收费信息直接上传至信息化平台,避免不收费、逃费等现象发生。广大交通参与者可以通过手机对全市停车情况随时进行智能查询、快速有效选择停车位置。(记者:孟颖摄影:颜廷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