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郭县吉拉吐乡锡伯屯村村民靠草编致富

20.03.2015  10:01

废弃稻草里的商机 锡伯屯村村民靠草编致富

每年水稻收完后,剩下的稻草除了烧火就是喂牲畜,没想到弄草编还能挣钱。”前郭县吉拉吐乡锡伯屯村村民在致富女能人孟庆华带领下,纷纷从事草编业,并联合成立草编合作社,全村靠草编走上了一条共同致富的道路。

在前郭县吉拉吐乡锡伯屯村,如今红火的事业之一就是草编。锡伯屯人光靠编草帘和草绳,一年能赚上千万,在前郭县的村屯中,算是相当出名了。说起锡伯屯村的草编,不得不提一个人,她就是55岁的普通村民孟庆华。孟庆华说,是因为稻草编织改变了她一家的贫困生活。孟庆华刚和丈夫结婚时,家里人多地少,生活非常贫困。为了改善家庭状况,孟庆华决定和丈夫弄点副业。那几年,村里已经有人开始种大棚菜,加上水利、建筑业的发展,草帘、草绳和草袋一时非常短缺。孟庆华和丈夫一商量,利用农闲时间编织草袋卖钱。夫妻俩一天能编织50条草袋,每条草袋5角钱,那一年,他们挣了2000多元钱。发现草编是一条致富好出路,孟庆华和丈夫便一直坚持做了下来。

时间一长,孟庆华的草编生意越做越大,水果商、建筑商和粮食收购商都找她订草帘。“光凭我们夫妻俩,这订单根本忙不过来。”为了让亲戚朋友以及村民们也能致富,孟庆华让大家跟着她一起干,并承诺只要草帘质量过关,她负责回收销售。为了找销路,孟庆华跑了不少地方,还学会了上网。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草帘销售有了方向,孟庆华不仅赚了不少钱,还成了村里草编产品的经纪人。

孟庆华说,单靠自己一人,还弄不成大名堂。于是,在2000年,孟庆华带着村里几个草编大户到外地学习考察,学到了不少外地草编的经营理念。回到村里,在村委会支持下,孟庆华决定成立个草编合作社,只有大家抱团发展,才能共同富裕起来。孟庆华带头先买了十多台生产草绳、草帘的机器。随后,整个锡伯屯村先后买了大小草编机400多台。草编合作社在网上办理订单、销售等业务,一时间,合作社运行得有模有样。

在孟庆华带领下,锡伯屯村从事草编的农户就有近300户,年产值达3500万元。他们生产的草编产品,不仅满足周边市、县的需求,还远销到黑龙江、内蒙古、辽宁等地,供不应求。(本报记者 刘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