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了的手机发回“求救短信”多次联系对方未回应

20.10.2015  09:43

丢手机是不少朋友都有过的经历,多数人丢了手机后,都会自认倒霉。10月17日晚, 长春 市民王先生手机不慎丢失,没想到第二天他的手机发回了“求救短信”。

丢失的手机开启了防盗功能

10月17日晚上,王先生不慎把手机丢失,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找到,他只好放弃。

可第二天早上7点多,王先生朋友的手机突然收到了王先生丢失的手机传来的两条求助信息,其中还包括一张照片和一段录音。

新文化记者看到,照片中有一名年轻女子。短信内容显示为:“SOS”和“我需要帮助。”并且手机定位暴露出了对方位置,在民丰大街与岭东路交会处附近。

为何会收到求助短信?原来,王先生手机为了防止手机丢失,在安全设置中选择安全保护。只要对方在开机的时候连续三次按错锁屏键,手机的安全保护装置就被激活。内置摄像头就会把周围的景象拍下来,还把谈话录音以及地理位置信息,全部发送给王先生手机设置的紧急联系人的手机上。“录音里说话的内容不是很清晰,内容大概就是,这个手机挺好,还是3G信号呢。”王先生说。

多次联系 对方均未回应

“手机是当初花2999元买的,买了半年多了,手机里面的信息真的很重要,希望她只要把手机里面的信息还给我就行。”王先生多番联系对方,可对方始终没有回应,最后关机。

18日下午,新文化记者咨询了长春市公安局有关民警。民警告诉记者,现在手机防盗软件的确有利于破案,但是“万一对方使用的手机号码不是实名登记的,那么对方的信息还是很难查找。”如果手机没有远程追踪等保护功能或者是没有安装手机防盗程序,那么在手机丢失后要第一时间联系家人朋友,防止身边人受骗。

某品牌手机售后维修人员介绍,每部手机入网都有唯一 IMEI号码,即移动设备国际身份码。如果手机被盗,机主可携带身份证和购买手机发票等有效凭证将IMEI号码告诉运营商就可将手机屏蔽,使其无法使用,对方也等于拿了块“砖头”。

律师:捡东西不还可追刑责

吉林 敦宜律师事务所律师刘伟利说:“捡到东西后应该要交还,不然就涉及到侵占的问题。如果物品价值达到5000元以上,就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对此,王先生说:“通过这次我的教训,希望大家一定要保护好手机安全和个人信息,以免造成许多不便。”

新文化记者 李威 王传印 实习生 翁丽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