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教育工作着力增加民生含量

23.03.2015  11:21

  我省当前已进入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攻坚阶段,全省教育系统将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积极促进教育公平,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构建吉林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实施高教强省战略,积极扩大城乡学前教育公共资源,有效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这是记者从20日召开的2015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的。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张伯军参加会议。

  2014年,我省优质高中指标生分配比例提高到75%,择校生比例控制在10%以内。这正是我省进一步整合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侧面表现。我省率先在全国从省级层面制定实施《关于在城市推行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的指导意见》,14个市辖区共建立各种类型大学区112个;印发了《吉林省关于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30个试点县共交流校长教师2100余人;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班班通”多媒体教学保障项目,启动了农村初中寄宿条件改善工程,15万平方米学生宿舍和5万平方米食堂项目今年将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2015年,我省将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启动8万平方米农村初中宿舍、食堂建设项目,推动改善学生住宿和就餐条件;探索建立对口支援长效机制,组织省内优质学校对口支持农村贫困地区学校发展,组织专家学者、优秀教师和志愿者开展支教服务。

  为确保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全省各地还将坚持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将流动人口纳入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留守义务教育学生关爱服务体系,优先满足留守学生进入寄宿制学校的需求,加强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法治观念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扩大现有面向残疾儿童少年的特殊教育学校招生规模,扩大服务范围,提高办学水平。

  此外,今年我省还要推动各地继续完善大学区的规划和组建,力争城区义务教育大学区学校覆盖率超过80%,将大学区管理纳入教育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记者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