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启动夜巡加日巡24小时无缝对接模式

20.04.2015  12:02

  4月22日长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并在此基础上作出《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决定》,深入推进法治长春、平安长春建设。那么我市的治安防控工作有哪些亮点?

   夜巡加日巡24小时无缝对接

  2014年4月7日21时42分,宽城公安分局民警接到上级指令,在宽城区万达2号公寓救助一名服用安眠药欲轻生女子。夜巡民警三分钟赶到现场并协助120将该女子孙某送往医院抢救,挽回了其生命……

  2015年4月11日,绿园公安分局民警协助消防人员有效控制、扑灭了绿园区某大学校园发生的一起火灾。当日19时许,该校区一多年废弃厂房内约15吨饲料草起火燃烧,火势极大,严重威胁附近居民区的安全。该巡区民警接警后紧急与校方、消防部门研究应对措施,迅速在火灾现场与向西100米的住宅民房中间地带挖出一条隔离带,防止火灾蔓延。经过一夜奋战,火情被有效隔离,凌晨,该起火灾被扑灭……

  为了让群众随时能看到警察、看到警车、看到警灯,长春市组织开展夜巡,增强夜间治安防控力量,保地方群众平安。

  记者获悉,目前,长春市区前半夜划分成110个巡区,后半夜划分成50个巡区,不留任何死角,进行全覆盖巡控。每个巡区1台警车6名民警,3人车巡,3人步巡,巡逻车开警灯,步巡组带肩灯,实现了24小时无缝衔接。晚9:00前车巡、步巡主要往居民区、商业网点、行业场所和人员密集的地方巡;晚9:00后主要往背街小巷、路灯暗的地白天我们把长春市区划分成285个警务责任区,与夜间的110个巡区衔接。

  每个巡区三人车巡,三人步巡,交替轮换进行,动态巡控,主要履行接处警、盘查、检查、救助等治安管理和服务职能,参与排查和防控突发事件,排查火灾隐患,制止交通违法行为,疏导道路交通。夜巡民警接受110指挥中心指令,快速出警、处置、移交。接处警主体由原巡警的30个点增加到现在的115个巡区,出警到达现场时间由5分钟左右缩短到3分钟左右。

  目前,我市已为全市381个基层所队、160个夜巡巡区、1834名一线执法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934台、采集工作站160台;全市216个基层所队执法办案场所和涉案财物中心完成规范化改造。

   科技战使公安机关破案率不断提高

  2014年4月30日凌晨,三马路新天地超市内发生了一起抢劫案,案发后南关区刑警大队迅速调取现场周边的视频图像,确定了嫌疑人和逃跑方向,民警通过视频图像顺线追踪,在嫌疑人途中两次换乘出租车逃跑的情况下,利用视频图像一直追踪到朝阳区欧亚卖场附近的一网吧内将嫌疑人抓获。

  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我市注重发挥公安机关主力军作用,围绕社会治安、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精心打造“治安防控六张网”。连续五年组织开展夜治安巡逻,通过车巡、步巡等多种方式,形成了24小时不间断治安巡逻网络。2014年,全市命案破案率达到100%,110刑事警情、治安警情、“两抢”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8.67%、6.72%、19.38%。

   社区“小平安”成就城市“大平安

  走进桃源社区,社区居民在社区内活动、休闲、并自愿为社区平安保驾护航,昔日治安混乱的局面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平安和谐的景象。

  “这个窗上的黑色的小条是远红外磁条,居民只要安装‘平安E家’电子报警系统,在家中无人时启动布防模式,只要家中门窗开启,就会自动报警。”桃源社区的工作人员边说边给记者演示。

  2012年底,南关区桃源社区在长春市首开先河,引进了“平安E家”电子报警系统,此报警系统对双职工家庭或空巢老人家庭非常实用。居民只需花100元钱,再加上固定电话,便可进入该系统,一旦有意外情况发生,报警器就会报警,社区中心指挥平台就会显示什么地方发生危险,同时信息也会发送至系统输入的4个亲情号码中,工作人员就会在最短时间内赶往现场,为百姓排忧解难。

  即使没有抢劫等状况发生,如家里老人遇有突发事件需要帮助,也可手动报警,社区便会迅速派人赶赴现场处理。提起这个报警系统,徐惠芬很是激动。“2013年10月份,我父亲自己在家,心脏病犯了,他就自己用这个报警了,网格长看到后立刻来到我家,打了120,把我父亲送到吉大一院抢救,父亲活过来了。医生说再晚来10分钟父亲都有生命危险,所以这个系统对于我们这样白天不在家的人来说确实帮助特别大。

  另外,桃源街道在南关区成立了第一支综治协管员协会,桃源社区吸纳了20名义务巡逻队员,增强整体联动力量;在全社会设立了10个治安联防情报点,确保了辖区内的社会稳定。为每个情报点负责人申请了一部移动电话,内含一定的话费,用于向综治办和派出所报告邪教活动、打架斗殴、盗窃破坏等治安信息,半年来累计发现有用线索17个,有效地发挥了群防群治作用,在辖区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桃源社区只是全市的一个小缩影,长春市各个基层社区都在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保周边百姓平安。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行“四化”社会治理模式,将全市科学划分12095个网格,在每个网格规范配备网格长、综治协管员、社区民警“一格三员”。扎实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在城乡社区推动建立“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个工作站”。全面推行开发区“一委三办”组织模式。深入开展平安家庭、平安校园、平安医院等基层平安创建活动。 (记者:孟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