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药岂能靠“换马甲”来翻身
近十几年来,便宜但有效并且难以被替代的廉价药正在逐渐从市场上消失。一药难求的情况下,黄牛做起了倒卖生意。近日有媒体报道,一盒治疗罕见的婴儿痉挛症的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正常零售价只要7.8元,但在很多家医院却难觅踪影,而“黑市”上的售价竟超过了4000元,即使是这样的“天价”,由于药品本身的稀缺性,也仍然不容易买到。(10月18日《科技日报》)
近年来,廉价药出现“药荒”已经不是新鲜话题。然而即便媒体关注、公众关切,也未能阻止廉价药渐行渐远“悲剧”。2011年,一项对全国12个城市42家医院临床用药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基层医疗机构,国家和地方增补的基本药物一般有500多种,而医院廉价药缺口已高达342种。无疑,这给底层老百姓看病就医带来“不小难题”。
廉价药,就其本质而言,是基本药物,本应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但廉价药不廉价,甚至难寻踪迹,不仅仅违背了廉价药的“应有之意”,更无疑会成为纾解看病难、看病贵路上的一条“拦路虎”。
对于廉价药不廉价,以及药荒现象,媒体和专家总能分析出条条是道的“原由”。诸如,利润微薄,甚至无利可图,厂家出于市场本能,要么淘汰,要么“研制”新药;因为无利可图,物流企业不愿意配送;在以药养医的背景下,药品越便宜加成越少,因此医院和医生也没有用廉价药的积极性;招标过程中的存在恶意竞争等等。
而比药荒更可怕的是,廉价药靠“换马甲”来实现身价倍增。一种新药要获得国家批准通常需要3年。一些药企出于利益驱动,将廉价药脱掉“廉价”的外衣,在“改良”幌子的全新包装下,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所谓新药重出江湖。而这每一次的“蜕变”,都意味着价格的飙升。无疑,受到利益侵害的是广大患者。
对于如何纾解这样的问题,每年都会有批量的“拯救措施、真知绰见”,有的是出自媒体之口,有的出自专家及相关部门之口。实际上,针对这一症结,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从生产、流通、价格、招采、使用等各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成效如何呢?有目共睹。
当廉价药寻而不见、价而不廉。看病不难、看病不贵,于普通百姓而言便是真真切切的“痴人说梦”。在新医改不断深入推进的语境下,应该明晰廉价药生存的“窘境”,更要看到,涨价也并非廉价药“新生”之道,“换马甲”也翻不了身。唯有政府通过有形之手实施调控,保障市场供应,让广大患者能够购买到、使用上传统的廉价好药,才是地地道道的“正途”。
(责任编辑:贾晓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