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讲话为民族复兴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

02.06.2016  05:33

陈向阳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政治所副所长

在世界新 科技 革命渐次展开、国际科技竞争愈演愈烈、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亟待科技支撑的重要历史关头,全国科技 创新 大会、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6年5月30日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习近平 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为加快推进中国科技创新指明了战略方向。

首先,明确提出“三步走”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目标。

习近平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三步走”包括:

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其中,第一步也是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第三步也是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即民族复兴和“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时间。

其次,强调科技创新的历史、现实与未来战略意义。

其一,科技革命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当代中国科技发展继往开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

其二,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其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再次,就优化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作出五大战略部署。

一是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 科技是世界性、时代性的,发展科技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

这里强调的是基础科学,其是应用科学的根基,决定了后者能够走多远。

二是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 当前我国对“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

这里强调的是“高精尖”和“大深远”,其是大国竞争的“王牌”。

三是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必须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来一个根本性转变,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给”,让人民享有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更放心的食品药品。

这里强调的是科技应用,其既要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服务,又要接老百姓日常生活所需的“地气”、“有用管用、实用好用”。

四是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 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要制定和落实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各项政策,要优化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科研布局,要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

这里强调的是科技制度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给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五是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努力造就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

习近平对此着重指出,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

这里强调的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研规律”,再次充分体现了习总书记对科技人才的无比重视。

习近平还进一步强调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这里强调的是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其既是科技创新争取社会大众理解支持的需要,也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和培养“未来科学家”的需要。

(责任编辑:卢凯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