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大石头镇创客基地文化小康“创”出来

02.03.2016  10:57

高飞在创客基地展示她的满族文化题材剪纸作品。 李樊摄

在敦化市大石头镇农民树皮画匠人李玉斌眼里,镇里的“创客基地”能让工艺品变为商品,“树皮画或许真能增加我的收入。”而业内人士说,这只是冰山一角。

去年9月建成的大石头满族文化产业创客基地,如今,已逐渐成为集展示、创作、培训、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创业人才聚集地。

让“匠心”资源化

走进位于敦化市大石头镇中心的“大石头满族文化产业创客基地”,令人目不暇接的,是一件件手工艺品。

目前,我们一共展示了600多件成品。这边是树皮画,这边是布贴画,这些是剪纸作品。”工作人员介绍。

做树皮画就是因为喜欢,所以做了几十年都没放弃。”64岁的李玉斌,对树皮画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作画先要处理好树皮。刚刚从树上剥下的树皮是卷着的,要用高压高温处理以防腐防蛀。随后再把树皮粘在胶合板或者纸板、纤维板上。”在他的创作区,独立的工作台上摆放着制作工具和还没完工的画作。

同样,在创客基地成立之初,布艺画匠人李晓杰也应邀入驻。“在这儿展示的布艺画都是以农村生活题材为主,反映的都是咱农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与常见的布艺画不同,“半路出家”的李晓杰将传统技法应用于空间构成中,创作出的布艺画是立体的、多维的,风格独树一帜。玻璃展柜里,一件件颜色鲜亮的作品栩栩如生、招相呼应。

如果说从李晓杰的布艺作品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欲动”的张力。那么,剪纸匠人高飞的作品,则更多地表现了知白守墨的“无为”与“和谐”。从气宇轩昂的萨满教鼓王图案,到气成形活的面具图腾;从山水的清旷壮美,到人物、花鸟的闲情逸致……“阴阳相济”间展现出匠人的执着与功底。

对从事文化创意的农民来说,举办常年作品展一直是难题:如果租用场地,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且很难获得认同。“以前剪纸就是爱好。剪好后就收在床底下,拿出来怕碰坏,上百幅作品也没地方摆啊。”高飞说,“现在多好,创客基地能展览还能创作。

尽管投资了100余万元,但是值!”创客基地负责人说,“前期是为他们进行作品展示,同时引导他们创作的选题和方向。再对这些艺术作品进行统一的编排,把它们变成产品。

向品牌要效益

入选创客基地手工艺品,无论题材、技法,还是艺术造诣,在各自领域中都是佼佼者,名响当当。而且富有各具特色的创作情结:有对白山松水的理解,也有对国富民强的寄望。

在创客基地成立初期,最艰难的设计莫过于将几百件已经成型的艺术品“串联”起来。是化繁为简、整齐划一,还是对其进行保护和发展指导?

大石头镇人从现代经营角度去考证,对既有的作品追根溯源,用品牌战略理念将手工艺品中的共性高度凝练,创建了大石头镇满族文化民间手工艺产品品牌——“额娘故事”。而作品,自然成为了“额娘故事”的叙述者。

这是《白桦林》,也是第一幅让我实现盈利的树皮画。”几块不起眼的桦树皮、一把剪刀、一瓶胶水,经过李玉斌一双巧手的剪贴粘合就变成了一幅幅惟妙惟肖、自然质朴的工艺品商品。“三幅剪纸换来了900元。”高飞兴冲冲地说起不久前的一笔订单。

抓住周边旅游产业相关文化纪念品空白的市场机遇,“额娘故事”拥有了较为稳定的消费群体。同时,由大石头镇政府牵头,打通了电商销售平台瓶颈,“额娘故事”的市场销售渠道进一步扩大,品牌知名度提高指日可待。有消息说,截至1月末,创客基地的经济效益逾1万元。

李玉斌说,他是幸运的,创客基地为树皮画带来了经济收益;李晓杰说,她是快乐的,兴趣爱好被打造成了品牌;高飞说,她是充满能量的,增收之外,还体会到了“授人以渔”的幸福感。

靠传承挖潜力

在创客基地内,不时开展的手工艺品作品创作及手工艺技术培训,无论是参观者还是顾客都可以直观地欣赏各个产品的创作过程。

在年初的“承传统满族文化手工艺技术”培训中,李晓杰拿出几种“入门级”的布艺画“样板”,手把手地教闻讯赶来的大姐、大娘们选布、贴布、设计造型的技巧。“特意设计了一些简单的作品,让她们先对布艺画产生兴趣。

利用树皮所具有的天然形态、不同颜色与纹理,经创意巧妙组合粘贴出的各类半浮雕式图画。”在休息讨论区,李玉斌分享起树皮画的制作心得,有板有眼。

剪纸其实不算稀奇,但是针对满族文化创作的剪纸作品,之前几乎是没有的。”高飞的家人支持她做培训;而她自己,也很享受寓教于乐,“有责任用我的手艺发扬满族传统文化,带着大伙儿一起做。

如今,创客基地的“常规动作”之一,就是邀请民间“高手”指导手工艺技术,引导百姓参与到文化产品的创作团队当中。据不完全统计,农闲时主动到创客基地学习技艺的附近村民已达40人。

对手工艺匠人来说,展销他们的作品是一方面。而当前我们还需要解决的是,继续加大对创新创业主体的培育力度。下一步,准备与教育机构和民俗协会加强合作,再策划出一些利于营销产品,带动更多的农民用手艺创作,进而解决部分就业问题。在保护和传承满族文化的同时,把文化产业的附加值搞上来,经济和文化都得奔小康!”大石头镇党委书记杨瑞春目光透着坚决和热切。

挖掘、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高处着眼,实处着手,大石头镇正在赋予满族民俗文化更为丰富的现代价值。

∗记者点评∗

在敦化市大石头镇这样一个边陲小山村,不但与时俱进地建起了创客基地,而且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做得有声有色,这是超出记者想象的。

与拥有丰富资源的城市产业孵化器不同,大石头镇的巧妙之处在于对地域性非物质文化的重视,以及对社会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他们勇于将传统文化与时下热点“创客”相结合,在发扬民间艺术的同时,促生民俗文化产业。

然而,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不进则退、慢进亦退。虽然创客基地起步态势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产品研发实力不强,生产主体规模较小,销售渠道和流通模式相对单一等。解决这些问题,要千方百计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保证知识产权利益,也要指导更多农民熟练手艺,还要加强对市场的预判能力。

在这些渐进的过程中,如能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攻克难题,文化产业带给社会和经济效益双提升的目标,在大石头镇大有希望,在全省广大农村也大有希望。(记者李樊陈沫通讯员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