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综述

10.09.2016  18:36

融入的力量

——我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综述

  清脆的鸟鸣唤醒城市,和煦的阳光洒满街路,追梦的人们阔步前行……他们微笑着、谦让着、认真着、善良着,在这座城市温暖的“拥抱”中,感受时光更迭、文化传承。

  这里是长春。城如是,民如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精神力量,将美好定格为“和谐”。这种意识层面的高度统一,正是渐渐融于整个城市肌脉纹理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里是长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有27个主题公园,占全市公园总数的66%;有25个主题广场,占广场总数的68%;有51条主题街路,占街路总数的12%;有131处主题街角,占街角总数的60%;有962个主题社区,占社区总数的46%;有621个农村主题文化小广场,占农村文化小广场总数的37%……

  一街一景,一花一草,一点一滴,积少成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长春落地生根,现已初步形成以长春德苑等主题公园为主体,其它主题阵地多翼组合、互联互动的“一体多翼”主题宣传教育阵地,并通过这些阵地“春风化雨”般地扮靓着城、感染着人……

   融入城市

  用主题公园陶冶人

  “云慕蓝柳慕风,蜻蜓近水醉荷红。”初秋,最是游园赏景时,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市中心,踏入长春德苑公园,感受清风拂面,欣赏醉人美景,举目可见隽永的诗词楹联,回首赏析壁画浮雕的传统文化故事。

  “在放松身心、愉悦性情的同时,也体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味。”摄影爱好者贾先生告诉记者,他已经不只一次到建设中的长春德苑公园拍照了,每次都有不同的感悟。他相信,这就是一种融于风景的“潜移默化”。

  世界著名建筑师艾里尔·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是强国之基、民族之魂。作为全国第一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以园林艺术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融入栏槛、石碑、雕塑等园内景观的长春德苑,将作为我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基地、实践体验基地和示范引领基地,成为长春的“精神地标”。

  诚如树干繁茂,枝叶摇曳,随着长春德苑的认知度、认可度的扩大,主题社区、主题广场、主题街路、主题街角也成为随处可见的风景:

  全市5个城区264个社区全面改造升级,宣传栏、健身路径、楼宇文化墙、楼道宣传栏皆成宣传平台;主题广场、电子屏幕、灯箱展板、百姓大舞台,“美景”与“美德”相得益彰;主题街路、主题街角,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相衔接,五色花灯、立体草雕、生态小品接地气、有创意……

  今年,我市还专门拿出100亿元资金投入旧城改造提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形化阵地建设贯穿其中,也由此实现了多点布局、全面开花、整体推进。

   融入社会

  用主题活动引导人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沸腾的时代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为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民众普遍接受、深刻理解和切实践行,我市在宣传手段上强化融合,着重在社会生活点滴中寻找土壤。

  雷锋曾经做过哪些好事?吉林好人都有谁?登上62路公交车,你自会找到答案。

  “我经常坐62路,每次都感觉温馨、舒服。”“看宣传展板,长学问,时间过得很快。”“形式新颖,让人易于接受,上了车,人都不一样了。”……谈及“一车一景观”的“主题文化车厢”,乘客们不吝称赞。

  “在制作这些展板的时候,我们自己也会受到感染,社会正能量就是这样不断传递的。”62路公交车驾驶员曹泽说,他觉得身体力行加入到传播文明的活动中来,对自己和他人都是一件好事。

  事实上,自2007年年初“主题文化车厢”在62路、362路、363路三条公交线路推出以来,就深受社会好评。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推广,如今,全市已有142条线路、3840台营运车辆创建了“主题文化车厢”,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车厢、国学车厢、雷锋车厢、讲文明树新风车厢、吉林好人车厢等多种类型的主题车厢,表现形式也从当初的手工展板发展到现在的灯箱式展板。

  君子兰讲坛、理论超市、道德讲堂、“草根”宣讲……我市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始终坚持依托主题宣传教育阵地,着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解读,推进入脑入耳入心。更在大力彰显汽车文化、电影文化、雕塑文化、冰雪文化、警示文化等长春特色文化品牌的同时,结合打造历史文化街区,注重把“忠、孝、仁、义、礼、智、信、廉”等传统文化基因和红色基因融入阵地建设,使每一处阵地既植根传统文化、拥有丰厚的道德滋养,又传承红色文化,承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光荣与梦想。

   融入生活

  让长春好人感动人

  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说服。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离不开榜样的力量。确立什么样的典型,就明确什么样的标准;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就体现什么样的导向。

  多年来,我市坚持着眼于全员参与,着力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群众自觉的道德实践。注重“好人引领风尚”,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长春好人”、道德模范评选宣传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四级好人发布厅”,在各主题阵地设立“好人推荐台”“好人榜”“好人墙”和道德模范宣传栏等,形成了群众评、评群众,学好人、做好人的浓厚氛围。

  9000多名“长春好人”中,有124人荣登“吉林好人”榜,29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28名市级道德模范中,有41人荣获省道德模范或省道德模范提名奖,16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或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一个个好人“盆景”裂变成众人学习践行的道德“风景”。

  “城市规划、文化宣传、身边榜样,无不时刻营造着一种氛围。对我们百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融入了日常生活。”60岁的邢阿姨,今年在好朋友的带动下加入到了志愿服务行列,说起榜样的力量、环境的感染,阿姨颇为感慨。

  几年来,像邢阿姨这样在身边人带动下加入志愿者行列的人不在少数。在我市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今天,全市共有近41万人注册为志愿者,占城区常住人口的11.71%。他们依托各种主题阵地,精心组织开展“三关爱”“六走进”“邻里守望”等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实施文化志愿服务、环境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等系列帮扶项目。“有困难时找志愿者,有空闲时做志愿者”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设立“道德储蓄银行”,组织“长春好人”和道德模范深入基层巡讲;组织开展“我们的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交通秩序大整治”“窗口行业优质服务竞赛”;扎实推进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等“六大文明”创建活动;修改完善市民守则、乡规民约,开展家风家训征集展示活动……

  时光温润,今天,我们的城市又有了新的目标:进一步健全完善“一体多翼”主题宣传教育阵地网络,拓展主题宣传教育阵地外延,进一步推动文明理念和文明行为养成大众化、生活化。(记者 张佳)

(责任编辑:唐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