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召开工业和信息化暨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会议

14.02.2015  10:31

定位新常态下的“工业坐标

市政府召开全市工业和信息化暨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会议  

  本报讯  (记者苑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长春工业要如何突破?城市转型升级进程中,工业经济要如何领航?13日,市政府召开全市工业和信息化暨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总结工作,谋划未来。副市长白绪贵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4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及民营经济实现历史性突破,工业总产值和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10282亿元和10301亿元,两项指标均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其中,工业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3%,再创新高。

  2015年,全市工信系统将牢牢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握“增量培育”和“存量调整”两个关键环节,扎实开展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活动,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白绪贵充分肯定了全市工信战线和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客观分析了新常态下全市工业经济面临的形势,对今年工作作出了部署和要求。他指出,新常态下,全市工业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要实现“三个超越”:适应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实现“总量超越”; 

  推动经济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实现“结构超越”;促进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创新超越”。

  白绪贵要求,今年长春工业战线要从稳增长、上项目、调结构、促改革、抓创新、推转型等方面着力,突出抓好一汽、长客等十大企业,Q工厂、一汽通用、大成战略合作等十大项目,吉通德国工业园、轨道装备园等十大新型产业园区,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长春集成创新综合体等十大科技创新平台;突出抓好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试点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试点;突出抓好开发区转型升级和工业转型升级。

  会上,九台区、汽开区、高新区、经开区、净月高新区分别围绕推动工业经济运行、重大工业项目谋划及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开发区转型升级、智慧城市建设作了典型发言。

(责任编辑:卢凯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