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宁江区培育农村人才流动循环链

28.02.2015  10:09

    原标题:展现新型农民的风采——宁江区培育农村人才流动循环链

  今年春节前夕,记者奔赴宁江区的城乡采访,看到了在劳务输出大军中培养出来的一个个“小老板”,劳务输出由“为挣钱而打工”变为“学成归来回乡创业”。从外出打工到“大雁回归”,宁江区打造了劳务输出与回乡创业循环链,开创了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雏鹰展翅”外出打工

    几年来,宁江区农村有大批青年劳动力到外地打工“闯天下”,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但是,面对劳务输出的盲目性、无序性和不稳定性,却使打工青年像翅膀不硬的雏鹰难以展翅高飞,影响了农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宁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工作,积极转变农村工作方式。他们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起区、乡、村三级劳务输出组织,不断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渠道,使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品牌”,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新动向,宁江区重视提高劳动力素质,使输出的农民工一般都有一技之长。在全区创办计算机、机械加工、建筑施工、家政服务等岗位技能培训基地25处,大大增强了外出务工青年的谋生本领。“很多外地用工企业在宁江找不到需要的高级熟练技术工人,与此同时又有大量农村青年因为无技术特长而找不到工作。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抓住劳动技能培训这个‘牛鼻子’。”宁江区人社局的一位负责同志深有体会地说。

    在抓好劳务培训的同时,宁江区大力发展订单培训和订单劳务。全区农村乡镇和人社、工会、妇联、团委都成立了不同形式的职业技术介绍机构,为外出务工青年“铺路”、“架桥”,当起了“红娘”。

    毛都站镇女青年王小燕参加区里组织的务工人员技能培训班,她学习了计算机专业技术,现在中国移动大连分公司工作,成为单位的一名业务骨干,每月工资达到8000多元。近年来,在她的引导和帮助下,在宁江城乡居住的11名青年先后在本地城乡办起经营实体,实现了就业创业,稳定赚钱,安居乐业的美好梦想。

    练硬翅膀“归巢创业

    为了把劳务输出工作引向深入,宁江区同外地一些城市建立了劳务输出合作关系,搭建了大大小小的业务平台,解决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后一公里”问题。近年来,他们利用各种时机,向外地选送数百名优秀青年就业锻炼,并在劳务大军中实施以培养“小老板”为主的人才工程,改以前的“为挣钱而打工”为“学成归来回乡创业”。

    几年前到南方打工的新城乡青年农民张建国,回乡后带领亲属建立马铃薯制品加工厂。工商部门帮助注册商标,金融部门给予贷款,税务部门减免相关费用,技术监督部门帮助建立质量化验室。张建国感慨地说:“真是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没想到我回来仅用四天就办完了建厂手续,这在外地得一个多月时间,我们回乡创业真是享受一路‘绿灯’呀!”面对良好的创业环境,张建国决定投资建起了先进的高压、蒸煮、膨化、烘干流水线,改变农村原来靠“一间屋子,一盘机蘑”搞加工的落后做法,以科技为依托走上了规模经营的路子。

    “小老板”带来大产业

    1999年,21岁的新城乡和平社区青年吴越超中专毕业后,跟随区里组织的青年务工队伍到长春打工。2000年,吴越超在务工地点附近偶然见到一张北京理工大学招收计算机学员的海报,便东拼西凑了6000多元,成为这个培训中心的一名学员。凭着刻苦钻研的精神,吴越超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相关知识。

    在北京一年多时间里,吴越超发现现在实行现代化办公,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人才需求量非常大,便萌生了回家乡创业的想法。凭借所掌握的知识,吴越超足以在北京找到一个待遇很好的工作,但他心里却在盘算:“如果在家乡办一处计算机学校,通过学习培训,把家乡青年送到城里就业有多好。

    2011年,吴越超找到亲属研究,联合办起一家计算机学校。在近5年的时间里,吴越超从一间平房、5个学员、3台微机的办学规模发展到两省、三市、五县设立教学点16处,拥有4500多台计算机,聘用教师100多人,学员共有3100多人,帮助1500多人实现了再就业。在今年他将总结办学经验教训,转变招生教学方式,面向社会推行现代化教学办法,为广大学员提供一个既经济又方便的学习环境,为加快家乡经济发展,让广大青年就业创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本报记者 刘占龙 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