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治莹检查春季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部分城建重大项目建设工作

18.03.2016  09:11

姜治莹检查春季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部分城建重大项目建设工作

擦亮”  城市拥抱春天  

  冬春交替季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压力大、任务重。  17日上午9时,市长姜治莹来到我市部分重点街路和伊通河综合整治、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两个城建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检查春季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现场办公解决城建重大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

  “全市上下要立即掀起春季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高潮,把城市打扮得干干净净。”  姜治莹指出,要抓住天气回暖的有利时机,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适时全面掀起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高潮。特别要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确保城市安全。

  新民大街是调研的第一站,也是朝阳区计划着重打造的景观街路。今年,朝阳区将对新民大街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改造,通过实施亮化、美化、绿化、彩化、管理常态化、历史文化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提升新民大街的文化内涵。姜治莹充分肯定了新民大街的规划改造方案。他希望朝阳区在新民大街改造过程中,本着对历史建筑和文化街区保护的原则,既要进一步恢复街区的历史原貌,也要推进与现代城市元素的融合,让新民大街真正成为长春的一张漂亮的名片。

  城市出入口环境治理是个易反弹的“老大难”问题。在长德公路出入口,姜治莹了解了我市部分城市出入口的规划改造情况。今年,二道、经开、高新等城区和开发区都把城市出入口改造继续列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将通过绿化、亮化、美化及道路硬化、围挡墙、房屋立面整饰等办法,把城市出入口扮靓扮美……“城市出城口改造是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难点,要在巩固去年成果的基础上,制定长效化管理办法。既要做到干净整洁,又要达到现代美观的效果。今年要确保16个城市出入口改造工作全面完成。”姜治莹指出。

  现代化城市建设推进的同时,城市安全也面临新的考验。为预防和及早发现城市路面塌陷,我市特地引进道路病害灾害预警雷达系统,聘请专业人员,对全市道路进行检查。这套现代化的道路病害灾害预警雷达系统能有效地发现地下10米以内的空洞、水管泄漏、管线老化等疑似点,从而及早干预,及早处置,确保城市安全。姜治莹要求:时值初春,大地正加速解冻,这也是城市管线安全的关键期。燃气、供水、供热等部门及地铁施工单位要加强管网巡查和施工安全管理,各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加强联系,既保证地铁等工程质量和城市要素的供应,又要保证城市安全。

  伊通河综合整治、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是今年我市两大重点城建工程。目前,这两大工程已进入土地平整、征拆阶段及绿化前期准备工作。在位于四环路附近的施工现场,姜治莹详细了解工程进展,慰问一线建设者,现场办公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据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我市将力争完成31.1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其中续建8.3公里,新建22.8公里。随着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实施,城市所有管线都将进入地下管廊,从而有效杜绝“城市拉链”的产生。

  伊通河综合整治工作今年将重点进行污水截流、配套路网等方面建设,重点推动南溪湿地建设,长白山文化园等项目今年都将建成。姜治莹指出:伊通河综合整治、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是事关城市未来发展的重大工程,相关部门要坚持高水准规划、高水平建设,确保工程建设保质保量地推进。

  市委常委、副市长王路,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南关区委书记王铁茗参加检查。(记者  苑  丹)

(责任编辑:卢凯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