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有长春特色城乡一体化道路 李树国参加榆树德惠代表团审议

16.01.2015  09:18

  本报讯  (记者连雅婕)“市长姜治莹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去年,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下行压力很大的形势下,市政府攻坚克难,千方百计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持了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健康发展,成绩来之不易。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客观实在,工作部署思路清晰,体现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体现了市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主动适应依法治市新要求的信心和决心。”14日、15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树国分别参加榆树代表团和德惠代表团分组审议,对过去一年市政府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结合今年工作,他强调,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走出一条有长春自己特点的城乡一体化道路。

  李树国指出,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时期,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省委、市委全会,都对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作出了重大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和吃透中央和省委、市委精神。要看到过去多年形成的靠拼投资、拼土地、拼资源去推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已经难以为继了,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现在靠的是拼改革、拼市场、拼创新。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现由政府制定规划、计划、目标任务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方向转变;实现由政府包办社会事务管理向依法治理转变。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中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城乡一体化,围绕这个目标和方向来考虑问题,把有限的资金用好。要按照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一体化规划体系,强化对市域空间的整体规划,包括提请本次人代会讨论的停车场建设等问题,都要提前做好相关规划。要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化和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要抓好项目建设,依靠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带动,特别是要依托丰富的农畜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品链条,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更多地吸纳就业,尤其要力争在农作物秸秆深加工方面破题,努力从根本上解决燃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要立足国情和本地实际推进城镇化建设,始终立足中国有十几亿人口的基本国情,要符合实际,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不能盲目照学照搬西方模式。城镇化建设不仅仅是单向地让农民“进城”,还要研究让他们在享受到医保、社保、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城乡一体化成果的基础上,把农民固定在原有的土地上,同时也应该让市民到农村、小城镇去居住生活,形成良性互动。要按照现代化城市的标准建设县城、小城镇,水、电、气、热、路等各种基础设施要配套达标,就医、就学、商业、文化、养老等社会配套建设要跟上,特别是要突出解决好农村的下水、垃圾处理等问题,让农民也能享受到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条件,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责任编辑:卢凯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