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载体优化长春服务业竞争力

07.04.2016  10:14

  “在这个平台上,有许多家与我们有关联的上下游企业,组织资源、发展客户、开拓市场都非常便利。”1日,吉林省国家广告产业园,长春新曦雨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孟昱含说。

  被孟昱含点赞的平台,就是吉林省国家广告产业园八大平台之一的影视动漫制作平台。吉林省国家广告产业园本身,也是“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国家科技部“创客空间”、省科技厅科技孵化器,是我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秀载体之一。

  载体建设,正是我市落实我省服务业发展要打好“优势牌、特色牌、融合牌、创新牌、惠民牌、集聚牌”总体要求,大力实施的服务业攻坚差异化战略之一。

  有特色的产业,才能有非凡的生命力。

  把长春放在全省、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坐标系内考量,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又能转为哪些立得住、叫得响的服务业业态?

  “作为省会城市,长春的区位、人才、科技、文化等优势都非常显著。”市发改委副主任宋长者表示,站在服务全省的角度,立足建设东北亚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我市把载体建设作为引导特色服务业集约、集聚、集群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要抓手,逐步建立起城市商业综合体、特色街区、服务业集聚区、众创空间四位一体的服务业载体体系。

  全市服务业发展攻坚大会提出,力争到2020年在全市建成综合体项目50个左右,引领带动全市服务业提档升级。截至2015年年底,我市已开工建设城市商业综合体30个,红旗街万达广场、长春活力城等15个项目竣工或部分竣工投入使用。综合体项目集聚带动作用非常突出,生态广场、南部新城、东方广场等区域商业商务圈粗具规模,大商业、大商务氛围日益浓厚。 

  位于净月高新区的“巴蜀映巷”,成了长春“潮人”的新去处。作为我市重点打造的第一条特色商街,这里充满了浓郁巴蜀风情的四川小吃、四川特产、四川文化,成了我市服务业的又一张亮丽名片。今后,我市还将按照“改造提升老街区、开发建设新街区、重点创建名街区”的要求,每年高标准规划建设1-2条有品位、有影响、有特色的品牌街区,到2020年,培育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特色街区、品牌街区。

  整合资源、共享服务、节约成本、形成品牌,成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吸引企业的显著优势。 

  截至目前,我市已成功推动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启明软件园、北湖科技园、吉广传媒广告园等16个项目跻身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据统计,全市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投资规模超过150亿元,吸引入驻各类企业突破2000户,解决就业近2万人。我市力争到2020年建成20个规模较大、集聚度高、产业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进一步提升区域辐射功能。

  7100平方米,1年时间,孵化上市公司1家,取得专利等科技成果28项,12家孵化企业获得投资……这就是吉林省首家众创空间新型孵化器——吉林省摆渡创新工场。随着长春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日益浓厚,众创空间这一融合了创业导师、项目路演、天使投资等功能的全新载体方兴未艾,长春北湖科技园、净月众创大厦、长春青年电商产业园等众创空间吸引了大批初创型企业入驻。未来,我市将引导、规划、建设一批众创空间类项目,以满足长春创业者对众创空间的强劲需求。

  记者了解到,我市还出台了《关于推进重点区域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试点的实施细则》,厘定了长春新区服务业核心区、净月西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南部新城东北亚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西部新城核心区四大重点区域,建立重点区域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在地价认证、项目认证、批后监管等领域开展试点,力争将这四大重点区域打造成为长春服务业在全省“打先锋”“站排头”、行“率先”之举的试验田、先锋队。(记者  杨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