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时不再出现“倒奶”这样的新闻?

12.01.2015  13:06

  唐 华 

  近来,全国多个地区出现“倒奶事件”,让人痛心。一边是生产出来的鲜奶无人收购,奶农无奈倒掉,一边是还有贫困地区的人们喝不上奶。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这种过去在教科书上才能看到的“生产过剩”现象如今为何会在我国上演? 

  近期,一些乳品加工企业停收限收生鲜乳,导致北京、河北、广东等地区陆续发生“卖奶难”问题,特别是生产规模较小的中小型奶场、散户奶农面临无人收奶的窘境,引发奶农倒奶事件。 

  从根源上讲,“倒奶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供求失衡导致奶价下跌。由于对主要新兴国家的乳制品需求有过于乐观的预期,全球各地都在大幅扩充牧场,加快了奶牛养殖,生奶产量在去年出现暴涨。 

  而今年中国、印度、中东等新兴国家受到宏观经济影响,对乳制品需求下降,市场增长放缓,以至于全球原奶出现供过于求,国际奶价从2014年3月开始下跌,一直持续至今。 

  据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12月两周内,全国生鲜乳主产区的平均价格为3.81元/公斤,较年初均价下跌了9%,创下14个月以来的最低位。 

  另一方面,随着进口奶源的增加,奶企对国内奶源需求减少。据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液态奶进口量仅3800吨,2014年高达28万吨。 

  而2015年,奶业的日子恐怕仍不好过。来自全球乳制品企业的采购数据显示,全球奶源主要供应地新西兰、欧盟的原奶价格跌幅已经达30%-40%。2014年12月上旬,占全球乳品贸易三分之一的新西兰恒天然也下调其对2015年产奶季原奶价格的预期。有分析师预测,2015年鲜奶价仍将下跌15%至2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之所以要加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在于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存在着盲目性、事后性、短期性且耗费时间长、代价较大等弊端。需要政府在下放各项权力,给予市场主体更加宽松的生存空间同时,做好管理者的工作,当好“掌舵者”和“裁判员”。 

  本次“倒奶事件”发生后,一些地方政府能够高度重视,迅速反应,协调乳企收购牛奶,尽可能减少奶农的损失,虽然“亡羊补牢”不是最理想的工作状态,但这仍然值得肯定。不过,也有一些地方政府至今未见行动。 

  回过头来看,本次全国大范围的“倒奶事件”并非完全不可避免,建议相关部门认真吸取教训,完善工作机制。希望农业部门能够建立完善原奶供需信息搜集、预警研判和调节机制,让奶农及时获取市场变动信息,提前调整生产计划;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市场情况的关注、应急协调,通过政策引导规避风险。 

  此外,政府或者慈善组织是否能够收购这些鲜奶,发放给贫困地区的人们,这总比白白倒掉好得多吧?毕竟我国还有很多人喝不上、买不到鲜奶。 

  总之,“倒奶事件”发生了,处理善后工作只是第一步。如何能够建立起长效的市场预警机制,让“倒奶事件”少发生,甚至不发生才是政府最应该做的。 

(责任编辑:陈传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