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90后小伙爱上收藏粮票 已收藏150多张

07.05.2015  09:59

修良玉收藏的粮票

谈及粮票,收藏它的大多是上了点年纪的人。昨天,网友“ 长春 帮”爆料,身为90后的他,竟收藏150多张粮票,保留那一段艰苦岁月痕迹的同时,“长春帮”更愿意思考每一张粮票背后所折射的珍贵回忆。

从姥姥手中接过“小粮票”

在新浪微博上比较活跃的“长春帮”,真名叫修良玉,1992年出生在农安县的一个小农村,典型的双鱼座90后。其姥姥是一名老中医,早年时期,家里粮票存了不少。改革开放以后,粮票停止流通,姥姥手中便有了这些再也无法使用的粮票。

如今,姥姥已79岁高龄,把保存几十年之久的粮票全部给了修良玉,一是因为喜欢这个外孙子,觉得任何东西放在他的手里放心,二是因为自己年事已高,有些保存的物品一定要有所去向,尤其是当年特殊历史时期的粮票,不仅是生存的必需品,还是全家人的命根子,不能丢弃。

粮票虽小但记忆深刻

壹市两、壹市斤、伍市斤……很多80后也许都不知道这是谈论何物,但90后小伙儿修良玉却能将粮票说得头头是道,“粮票发行于1955年,1993年停止流通,中国在最困难时期,粮票是所有中国人饥饿的见证。而当时,很多家庭都攒着粮票不仅是为了不挨饿,而是给孩子攒着,以为有了粮票,至少孩子们不会被饿死。”儿时的修良玉听着姥姥说着往事。

网友“金阳阳阳阳”说,“我姥姥、姥爷为了我妈和舅舅攒粮票上学用,宁可自己挨饿都舍不得兑换粮食,现在家里还有1000多斤,姥姥、姥爷当年真的过了苦日子。”

除了收藏粮票以外,90后的修良玉还喜欢收藏旧物件,烟盒标、算盘、火柴盒等等,屋里存有近百件物品,每一件都像宝贝一样被修良玉小心地保存着。

他对记者说:“从收藏的物品中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它会带你回到那个曾经的年代,让你去畅想与思考这件物品在当时环境下所带来的价值,在那个年代里人们生活得如此纯朴、上进、简单。”

关于收藏粮票, 吉林 省文物专家郭相武说,因为当年粮票发行量非常大,首先要拿着粮本或者根据情况带着介绍信,到粮店取粮票,再到商店换取粮食。至于现在收藏价值和其艺术价值并不是很高,但终究是收藏,抚今追昔,研究与回忆那一段特殊的历史,重温历史才能更加珍惜今天。

城市晚报  记者  张添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