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大新生报到日 90后学姐迎接95后学弟学妹

02.09.2015  12:47

9月1日的东北师范大学本部校园,是95后小鲜肉的绝对主场,这一天,他们作为新生前来报到。而迎接他们的,是一大群90后学姐,以及一小撮学长。

上午,新文化记者钻进了搭建着一个个迎新帐篷的校园小路,欣赏伴随着青春面孔随之而来的裙角飞扬,深感男女比例略有失调的师范院校里,男同学们的幸福感。不过,在这个迎新的日子里,女生才是绝对的主角,为了把新鲜的学弟学妹接待好,学姐们使出了重重招式。

招式一:手写“火车票”

问:95后的二次元们最想去哪儿?

答:有人想去东土大唐。

众多迎新帐篷里,校园媒体《东师青年》团队的小伙伴们也在其中,毫无悬念,他们的迎新代表团的成员基本都是妹子。为了让学弟学妹一进入校园就记住《东师青年》,团队的学姐们打出了创意牌,借助驻守入口第一个帐篷的有利地形,为每个路过的新生发送“梦想火车票”。
“梦想火车票”仿照真正的火车票的图案,发车日期2015年9月1日——新生报到日,车次B06——报社办公室门牌号,票价5.20元——音译为我爱你。上面最特别的地方,是始发站东北师大,目的地空白,“我们的想法是,让新生们把自己未来最想去的地方写在车票上,我们把车票粘贴在展板上,就当做在展示梦想。”现场负责人杨美智说。
不过,细看张贴在展板上的一张张火车票,95后新新人类们想去的地方,国内的有成都、大连、三亚等,国外有巴黎、爱琴海、澳大利亚等,相比较来说,这些常规地填写地名弱爆了,目的地中,充斥着不少二次元答案,比如火星、喵星球、β星球,甚至有人想去秦始皇墓主墓室,以及东土大唐......

招式二:掷骰子送礼物

问:学姐准备了哪些见面礼?

答:送根香蕉,亮瞎了。

新生版“大富翁”也是学姐们策划的一个创意迎新方式,路过的新生走进帐篷,掷骰子,然后在地图上走出相应步数,一旦棋子落到带有颜色的方格里,就可以领取颜色对应的礼物。
因为有见面礼收,学弟学妹们不断涌入,玩得不亦乐乎。竹蜻蜓、三国杀周边、明信片、手绘新生攻略......小伙伴们拿着各种各样的礼物,乐不可支地离开了,礼物虽小,但潮范儿十足。
最有趣的是,一个男生的棋子落到了黄色的方块上,正在他满怀期待地迎接见面礼时,学姐微笑着递给他一根香蕉:“你的奖品,拿去吃吧。”
学弟一头雾水,笑着对老妈说:“妈,我抽奖中了根香蕉。”
学姐连忙解释,因为这次拉到的外联是一家果品店,所有奖品里有不少水果。

招式三:学姐团护送

问:都是女同胞,送寝如何是好?

答:学姐团亲自出马,口号“自立自强”。

此前,东北师大的学生曾传言,本部校区男女比例1:8,这个数字虽然无官方证实,但是在昨天的迎新现场,“阴盛阳衰”显而易见,化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部、生命科学学院等,坐在迎新帐篷里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女子军团。
而在众多学院之中,外国语学院的男女比例更加突出,不仅迎新的工作人员全部都是学姐,前来报到的,也很难看到学弟。一名大三的女生翻了翻今年的新生名册,笑着说:“148个新生,只有8个男的,每班平摊两个。”她说,外国语学院历来都是“女儿国”,男女比例基本固定在1:15。
老生送新生去寝室,是高校迎新的传统项目,不仅要当向导,帮忙搬行李也必不可少,但是,都是女同胞,这个项目该怎么完成才好?负责迎新的李同学非常淡定:“全院基本都是女的,我们早就进化成女汉子了,扛箱子、搬桌子,徒手就能搞定,每个人都自立自强。”她说,如果新生东西比较多,有送寝的需求,学姐团就会上阵帮忙,护送小鲜肉到寝室,“怪只怪自己不是工科女。”

偷听迎新

权志龙!一句没听懂。

一新生路过学院的帐篷时,跟着音响里的音乐打拍子。

身边的老妈问:“这歌谁唱的?”

新生喜出望外:“权志龙!好听不?”

老妈:“唱的啥意思?一句没听懂。”

饭店多!吃几样?

两名完成了报到的新生,边逛校园边聊着天。

新生A:“昨晚在周边转了一圈,那边有个桂林路,吃饭的地方可多了。”

新生B:“真的吗?那今天中午吃几样?”

我就看看,我不说话

一学院在迎新帐篷外,用一大串彩气球隔出了家长止步区,倡议新生独立报到。一家长没有

注意到,和新生一起钻进了报到处。

学姐连忙劝阻:“叔叔,您到气球外面休息一下,让她自己完成报到吧!”

家长笑着答:“你们报吧,我就看看,我不说话。”

新文化报(赵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