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吉林十大人物评选起航 一起推荐你身边的人

16.11.2015  10:14

魏树波最大的心愿就是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新文化记者 卢红 摄

  1号候选人:魏树波

    年龄:41岁

    身份:临江市天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第十三届“感动 吉林 ”十大人物评选起航

推荐您身边的感动吉林人物

在经济没有给我们带来惊喜的2015年,在你的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一个人,他燃烧自己,改变世界。

在生活依然按固有模式运转的2015年,在你的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一个人,他打破常规,创造精彩。

从2015年11月16日起,由新文化报、吉林年鉴、吉林国健妇产医院、吉林省图书馆联合举办的2015年度第十三届“感动吉林”人物评选活动正式起航。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用创造的双手触摸生活,用创新的思维思考世界,点亮的终会是梦想的大门。在我们的身边,总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另辟蹊径,大胆勇敢,创造价值。

今年,我们特别设立年度主题“创业、创新、创造”。2015年,我们将再一次寻找我们身边这一群感动和激励我们的人,期待他们用坚强砥砺我们的前行,用平凡温暖我们的心头。请将您身边那些令我们感动的人和故事告诉我们。

  征集热线:

1.电话:新文化报24小时新闻热线0431-96618;

2.微信:“新文化报生活圈”公众账号xwhbshq。

    投票方式

      方式一:微信投票

关注“新文化报”(账号是jl96618)微信、“新文化报生活圈”(账号是xwhbshq)微信,我们每天都会推送一名候选人物。浏览后点赞,那么你就为评选人物投了一票。

      方式二:微博投票

      关注新浪官方微博 @新文化报,我们设置话题#感动吉林#,每期感动人物的事迹,都将在本报官方微博上呈现。搜索话题并点击链接读过文章后,只要您转发或在该条微博点赞就相当为该评选人物投上一票。

      方式三:邮寄投票

      地址:吉林省 长春 市人民大街6906号,新文化报社社区新闻部《感动吉林》栏目组收,邮编130022(写明候选人姓名、编号,以及投票人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

新文化记者 段超

吉林国健经开妇产医院即将开业

自2007年,吉林国健妇产医院建院8年来,始终秉承“让分娩成为一种享受”的医疗服务理念,从首位孕妈妈走进国健妇产医院,到现在已有两万个宝宝在这里诞生。

2015年,吉林国健在长春市经开区赛得广场,全心全意打造“升级版”—吉林国健经开妇产医院,让更多的孕妈妈,消除地域的距离,享受到更为专业,更为尊贵,更为人性化的孕产服务。吉林国健经开妇产医院,让爱延续,即将开业,敬请期待。   R9

推荐理由:

20多年前,魏树波因家里贫困不得不放弃大学四处打工,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凭着勤奋和不懈的努力,魏树波不但走上了致富路,打造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还带领着越来越多的乡亲与他一起奔向共同富裕。

身边人评价:

他是个有想法的人,而且能吃苦耐劳。为了帮村民发家致富,每个项目都是他干成了再让老百姓去干,不但在资金上帮扶,还负责帮忙打开销路。只是他太辛苦了,家里人既心疼他,又为他自豪。

———姐姐魏树艳

小魏有头脑,有韧劲。别看他年龄小,但却做成了别人不敢想的事,我们大家都愿意跟着他一起干。

———农民王善臣

人物语录:

我是大山的儿子,我要守护好这片山林,并利用家乡丰富的耕地及林下资源,开展多种经营,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让乡亲们都富起来。

———魏树波

每天清晨不到4点,魏树波就已经走出家门,奔赴基地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从小在农村长大的魏树波养成了勤劳、吃苦、不服输的坚韧性格。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临江市苇沙河镇错草村的年人均收入仅300余元,魏树波兄弟姊妹4个,家里还有年迈的奶奶,一家7口人全靠父亲一个劳动力维持生活。

从小就成绩优异的魏树波在1993年以586分的成绩考上东北电力大学,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摆在魏树波的面前。“我妈跑遍了全村才借到300元钱,我爸就蹲在门槛上低头抽旱烟。”魏树波说,经过一番痛苦挣扎,他亲手撕碎了大学录取通知书,选择跟父亲一起种地。

不甘于贫困的魏树波,19岁时就下定决心要脱掉头上的“穷帽子”。为了挣钱,他下过井、盖过楼、当过小工。只要能挣钱,再苦再累他都干。

一次狠赚150万,返身回到农村

1995年,魏树波在矿区干活时不慎被石头砸伤了腿。

养病期间,魏树波才终于有时间停下来想想未来的路。“靠出苦力挣钱实在是太难了!”魏树波说,腿伤养好后,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到临江市做起了小买卖。他卖过蔬菜、倒过水果,收过粮食。

魏树波是个有心人,他在城里一边打工一边研究城乡经济的结合点,大胆探索发家致富的好路子,不断通过拓宽外界商业信息渠道,把家乡的农副产品、绿色土特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售到城里,同时又将城里物美价廉的日用小百货在村里流动兜售。

常年的农村生活,让他格外关注玉米、大豆的价格。1999年,他发现大豆的行情已经跌落到0.72元/斤,就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又借了一些钱,一次性收进1000吨大豆。一个月后,大豆行情猛涨一倍还多,这一次大豆期货就让魏树波狠赚了150万元。

魏树波有钱了,可他却没有自我膨胀,而是谋划着更大的发展。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脱贫的魏树波不但没有远离大山,反而带着钱回到了农村。

“我是大山的儿子,要守护好这片山林,让村民们都富起来”

2003年,魏树波回到错草村,发现家乡还是10年前他离开时的模样。道路不通,村民依然过着贫困的生活。

“我是大山的儿子,要守护好这片山林,更要利用好家乡丰富的耕地及林下资源,开展多种经营,让村民们都富起来。”魏树波说,当时恰逢国家出台退耕还林政策,于是他便挨家挨户做起了村民的思想工作,希望村民跟他一起干,并承包了村民292公顷林地。

为了让绿色产业有续发展,魏树波从吉林农大聘请专家为基地重新做了规划。在292公顷林地上种植红松果林1200亩、林下参500亩、五味子100亩。错草村地处偏僻,交通不畅,他就出钱修路;不通电,他亲自上阵硬是立起了176根电线杆。

繁忙的季节魏树波在山上一待就是一两个月,和村民们一起吃住在山上。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寒冷冻人,他不怕苦、不怕累,没日没夜地为了绿色梦想辛苦奔忙,养起了生态鸡、生态猪、生态牛。住在临江市里的家人心疼他,想让他回家休息几天,他却说:“要想成功,就得付出辛苦!”

2006年,合作社渐渐有了起色,但魏树波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要想更大进步,就要不断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

2007年,他报名参加了吉林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农村优秀青年素质提升工程项目”。通过公开选拔考试,魏树波正式成为吉林农业大学农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一名大学生。紧张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让魏树波不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能力,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掌握了相关的农村实用技术。面对眼前的大山,魏树波做出了更加宏伟的发展规划。

“我要改变这里农民的面貌”

2009年,魏树波大学毕业后,不少同学决定留在繁华的城市发展,可他依旧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回乡的路。

“从小家里穷,我经常跟大人们一起到山里采山芹菜、蕨菜背到镇里去卖,秋天到山里采蘑菇、五味子等中药材去卖。那时我就梦想着有一天用大汽车将这里的特产运出去,让这里的农民富裕起来。”魏树波说,家乡的父老乡亲们都非常勤劳,土地也肥沃,缺的就是一个好的致富带头人,他就是要用学到的知识带领农民科学致富。

2010年,魏树波的苗木繁育项目注册为临江市天湖苗木繁育基地,带动全村176户农民植树造林,种植苗木200多万株。2011年6月,他又带动村民创办了临江市天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绿化繁育致富工程,集种植、养殖与林下经济于一体的立体式生态农业产业。

“他养的鸡、鸭、鹅、猪不喂饲料,而是把地里的庄稼都给它们吃了,还让家猪跟母野猪交配,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我们大伙都觉得他是在瞎胡闹。”合作社农民王善臣说,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老百姓眼里不可能的事,愣是让魏树波干成了。随着登门的客户越来越多,老百姓才发现,魏树波是个有办法的人。

如今,魏树波的产业已成规模,主要以发展生态农业、创建园林绿化基地,打造绿色健康产品为目标,基地种植红松坚果林上千亩,发展五味子基地建设500亩,云杉、紫杉、白桦、曲柳等各种苗木培育几百万株。经营的生态鸡和生态猪,由于天然绿色、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已远销北京、上海、长春等地,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合作社还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120余人,社里成员由6户增加到113户,每户年人均收入由1万多元增到2万余元。

“我要改变这里农民的面貌,把最穷的地方变成最富的地方,让绿色生态农业在这里实现常态化,即使再难我也要干成。”面对未来,魏树波信心满满。

 新文化记者 卢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