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200余只狗的临时主人求捐建材建狗舍

13.09.2015  11:05

 

王岩和他救助的狗。摄影 张扬

“开饭啦……”位于合隆镇的小动物救助基地内,王岩拿着装满狗粮的水盆,用力地在地上磕了磕,附近的狗一拥而上。看着小家伙儿们你争我夺吃得尽兴,站在一旁的王岩却一脸伤感。“眼看冬天来了,我想建个犬舍,现在只建了个框架,实在没钱买建材了。再拖下去,这些狗恐怕活不过这个冬天。”一想到这里,王岩就摇头叹息。

小动物救助基地是2012年由王岩创办的民间公益救助组织,被称为流浪狗的护生园,主要救助被遗弃或将被屠宰的狗。3年时间里,经王岩照顾的狗多达5000余只。

从屠刀下救下的狗,护生园成了它们第二个家

7日,记者来到位于合隆镇的小动物救助基地看到,一栋4层的小楼立在路边,门上贴着“ 长春 小动物救助基地”,院子内还不时会传来几声犬吠。基地的主人名叫王岩,略显富态的脸上充满疲惫,黑色的衣裤沾满了泥土。透过屋内的窗户,记者看到近百平方米的院内有上百只狗,品种从金毛、萨摩、杜宾到人们所熟知的“笨狗”应有尽有。

“这么多狗,难免会遭人惦记,所以特地训练了几只比较凶的护院犬。”在王岩的带领下,记者通过两道铁门走进院子,近百只狗全跑了出来,遇到陌生人也并不觉得害怕,用鼻子嗅嗅你后就迫不及待地往你身上扑。院内的这些狗基本上都来自屠宰场,由爱狗人士救下送到这里——“现在算少的,只有215只狗,最多的时候有1000多只,好多狗都被好心人领养走了。”

面对屠刀下可怜的狗,他毅然开办护生园

“3年前我养的狗丢了,四下寻找无果后,别人让我去屠宰场碰碰运气,没准儿能找到。”信以为真的王岩在屠宰场守了一周,却始终没有发现自己的狗,只看到了屠狗那血腥的一幕。“我永远忘不了狗在临死之前看你的眼神,充满了无辜和可怜。”为了救狗,王岩开始花钱从屠宰场买狗。“那里的狗无论什么品种,一律10.5元/斤,第一次我就买了40多只。”王岩说,后来只要自己不忙,一定会去屠宰场买狗,这也让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爱狗人士。为了给狗找地方,原本做钢材生意的他,特地将厂房空了出来。

“后来我就成立了这个基地,也是长春唯一一个不分品种的狗的护生园。”为了照顾这些狗,王岩又买药又买狗粮,将几年攒下的积蓄全部投了进去。谈起付出和收获,王岩显得很随意,“很多人都不理解我为什么这样干,也有很多人质疑我,其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如果真要有一个理由,那就是爱狗吧。”王岩笑着说,他有着自己的原则,无论再难,也不接受捐款。“我认为接受捐款这事儿就变味了,所以我不要钱。”王岩坚定地说。

气温差异百只狗死亡,为给狗治病他以身试药

王岩告诉记者,这些被送来长春屠宰的狗,大多出自河北、天津一带。因为地域温差的关系,救下来的狗基本都无法活过冬天。“咱们这冬天都得-30℃,那边才1℃、2℃,这么大的温差,狗很容易死亡。”为了让狗活下来,王岩开始向学过中医的叔叔请教,并且按照治疗人的药方,一次又一次在自己身上试药,他的手背上布满了针眼,有几次因为药物反应,王岩还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幸好被及时送往医院。

马上要到冬天了,王岩担心狗适应不了长春的低温活不过冬天,所以他想建一个犬舍让狗过冬,王岩连妻子的嫁妆都拿出来卖掉了,同时拆了家里两间厂房,但建犬舍的材料还没凑够。“我最犯愁这些狗过冬,但我不接受捐款,只希望有好心人能捐点儿建筑材料,给狗建个犬舍,让它们能活下去。”王岩说。

  长春晚报记者 袁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