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211发动机生产线装配故事

06.11.2014  14:37

  编者按 新常态,是一个必须勇于直面的历史阶段。

  透过经济减速的表象,我们更应该准确把握这一阶段经济社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深刻内涵,用更加积极的眼光来看待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

  本月上中旬,本报记者随同市发改委对我市“十二五”期间滚动推进的部分在建重大项目进行实地走访发现,新常态下,重大项目建设在承担了保增长、调结构、促民生重大使命的同时,展现出更多的复合性——一个项目往往同时具备了这三大功能,项目的许多特性,深刻反映出当前历史阶段的重大特征。

  今起,本报推出“观项目·看变化”系列报道,将项目建设中凸显的系列新变化一一展示。

  

  中外技术工人和工程师正在紧张安装调试一汽-大众EA211发动机生产线。 赵宇航 摄

  “观项目·看变化”系列报道 

  9日,记者随规划员孙超走进装配中的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EA211发动机生产线,只见许多外籍工人正在一条生产线上进行组装。 

  对比前几年看到的,每一名外籍工人在操作时都有几名中国工人围着参观学习的场景,记者感受到,通过多年的项目建设,“长春制造”正逐渐长大。 

  随后的采访中,这种感受更加强烈。 

  27岁的现场工程师李崑鹏正在对一台德国业纳公司生产的粗糙度仪进行调试,精度验收标准为0.01微米。从9月30日开始,李崑鹏就全身心投入到调试中,国庆长假都没有休息。到10月9日,他调试的第一台粗糙度仪已通过精度验收。“本月30号之前,我有把握让4台粗糙度仪全部通过验收。”李崑鹏自信地说。 

  孙超告诉记者,以前,像这样高精度的设备,通常都要请生产厂家的专家来调试,费用很高。而现在,外籍装配工组装、中国工程师进行高精度调试的现象非常普遍。 

  不仅设备调试不再依赖外国专家,本土人才还通过“旧物改造”节省生产成本。年过半百的装配线规划员柴之跃多年来扎根生产一线,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他组织对淘汰的装配线实施改造,从工艺规划、设备选型到调试验收,完全自主规划,为公司节省投资数百万元,并赢得了德国专家的称赞。 

  作为全球领先的发动机工厂之一,EA211发动机项目应用了许多先进的生产工艺。如,柔性生产——通过合理布置生产线、使用缸盖定位销、工装自动化等,使得EA211发动机长春工厂能够实现“多款同线”,最大程度地减少设备投入。干式切削——即微量润滑技术,通过油雾发生装置产生油雾颗粒,精准作用到加工区域,通过最小润滑单元实现高效润滑。仅此一项,就可为EA211发动机长春工厂减少84%的冷却液使用量,采用此技术的生产线总体电耗节省40%,机械加工生产线总体产生的废液量减少80%。 

  对于长春汽车产业而言,EA211发动机项目具有重大意义。这个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39亿元的重大项目,将可年产90万台EA211发动机,主要生产1.4L  TSI、1.6L  MPI,预留1.5L  TSI、1.2L  TSI、1.0L  TSI以及混合动力机型,涵盖高尔夫、捷达、速腾、新宝来、迈腾、奥迪Q3、奥迪A3车型。 

  项目于2013年4月开工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80%工作量,土建基本完工,正在进行生产线装配调试,预计年末第一台发动机下线,2015年2月正式投产;二期工程2016年6月投产,三期工程2017年1月投产。 

  据测算,EA211发动机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90亿元、利润11.4亿元、税收7.9亿元。届时,一汽-大众大部分车型都将用上新型国产发动机,长春汽车产业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又将提升一大步。记者 杨洪伦

(责任编辑:姜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