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主体实施 政府统筹支持 双轮推动助力天然气产业健康发展

29.02.2016  10:40

  长春燃气行业在不断创新与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取得了长足发展,展露出了极大发展潜能。

  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张雪婷将关注点聚焦在“天然气产业安全可持续化发展”上。她认为,在我市当前及未来全面实施工业和服务业“双拉动”战略中,燃气行业发挥着传统服务业的自有优势,也应该不断在领域拓展、产业链延伸的产业化发展中成为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新经济增长中的中坚力量。

  “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和化工原料,对于改善我市能源结构、保护大气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工业生产清洁化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目前,我市已具备快速发展天然气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张雪婷委员说,天然气产业化健康发展的有效推进既要靠企业主体实施,也离不开政府的统筹和支持,两者之间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这也是具体落实的关键所在。

  她建议,要深化改革、优化整合我市燃气市场,实现城市供气互联互通。只有如此,才能在气源保障、安全运营等方面构建一个全新的管理模式,即:由一个资源池统筹优化气源,由一个专业化安全服务队伍统一监测维护,由一个策略共同应对上游气源及气价变化,由一个平台统筹城区智慧能源即“互联网+”建设。

  “十三五”期间,我市对天然气需求将呈快速上升态势,根据吉林省、长春市燃气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市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40亿立方米。省能源集团与长春燃气形成战略合作,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在我市气源保障方面实现中石油、中石化、内蒙古煤制气三网并行的良性供应格局,不但能够使气源刚性消纳,而且能够真正有计划地开展煤改气、油改气、分布式能源等大量气源需求的天然气应用项目。

  “我省、我市的能源结构调整、发展、环境治理等一直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在推行燃气管网、分布式能源等项目建设中,皆因前期设备及运行费用投资很大,使很多企业望而却步。”鉴于这一情况,张雪婷委员认为,应重点完善能源产业发展投资的相关政策,如燃煤锅炉房的逐步取缔区域及时间规定、燃煤锅炉房改造费用补贴、燃气锅炉房运行费用补贴、燃气企业实施季节性气价等政策。此外,在天然气交通发展布局中,需要政府的高度统筹,要对全市的汽车产业发展进行专门的规划和推进,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加大对天然气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记者 张 佳)

  新闻背景

  2015年,国家天然气沈哈干线建成通气,中石油、中石化在我省产能提高,根本性解决了我省、我市气源短缺问题。

  2015年,128公里长春市天然气外环高压管网竣工,具备承接40亿立方米以上的输气能力,我市初步形成了“3+1”供气通道(中石油、中石化、国家干网和应急调峰厂),四级管网环线(高压、次高压、中压、低压),两座门站、三座高中压调压站,四种压力机制的多源、多向、多级的天然气供应输配体系。

  同样是2015年,我市利用五年时间,完成天然气置换工程,将近2000公里的人工煤气管线、市区62.5万户人工煤气全部置换为天然气,人工煤气彻底退出91年的长春市供气历史。

  也是在2015年,我市燃气地下管网统筹规划开始第三次升级,引进了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管网模拟仿真软件,通过“物联网智能型燃气表”开始进入“云计算”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由此逐步实现燃气管网一体化平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