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女子办数百元洗车卡 老板房子到期携款跑路

07.10.2015  14:01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假期通常是预付卡发行和使用的高峰,但近些年预付卡消费纠纷不断出现,因为约定不清导致服务缩水,甚至因经营不善“关门跑路”等情况层出不穷。由于监管制度尚不完善,消费者维权也异常艰难。

每逢节假日,不少商家都会以打折让利、升级服务等优惠为卖点,吸引消费者办理各种各样的预付卡。

前不久,河北秦皇岛市的王女士在一家美发店做过头发后,听从店员的建议,办理了一张消费卡。没想到,第一次用卡消费时,王女士就生了一肚子气。

王女士说店家当时说的是以后再去做头发打五折,价格越高优惠越多,自己就办了一张2000的。但是等到去的时候,店家却说单次消费要满300元以上才能打五折,要是做便宜的,仅仅剪个头发,就不打折了。

因为都是口头协商,王女士手头也拿不出证据跟美发店交涉,只能自认倒霉。

吉林 长春 周女士此前在附近的洗车行花了400元钱办了一张洗车卡。但用了四次以后,周女士最近再次光临这家洗车行时,却发现发卡商家已经携款“跑路”,原因是什么呢?

周女士说因为那个老板的他房子到期了,但也没打招呼,和周女士有同样遭遇的不在少数,据说许多人都办了会员卡,不过周女士同事也说,店家给自己办卡的时候也是非常简单的办,没登记,就给了个卡就完事儿了。

据了解,这些由商家发行,仅限在在商家经营体系内消费使用的预付卡属于单用途卡。按照商务部《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发卡 企业应该向当地商务主管部门备案,且单张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5000元,不得设有效期;单张不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1000元,有效期不得少于3年。

但现实中,大量商家的发卡行为并没有得到有效监管,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甚至成为不法商家诈骗或非法集资的对象。

对此,长春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钟萍建议:“对预付消费起点应该有一个限制,什么样的企业允许它有预付消费的形式来进行受限,加大这方面的管理和惩罚力度。我们消费者不要因为他们的宣传,价格的优惠(盲目消费),应该自己把握,抵制这方面风险的存在。”

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