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吃药打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太不靠谱

05.11.2015  09:29

每年11月到次年1月,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都会特别注意,因为随着天气变冷,人体血管也会因收缩变细,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多发。担心生病,很多人选择吃药、打针提前预防,但这种习惯专家并不叫好。

气温变化血压患者就诊增多

短暂升温后, 长春 将迎来降温。4日,记者在我市多家医院了解到,各家医院心血管科门诊量也因气温变化而变化。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康复中心,除了冠心病、心肌梗死等,高血压患者就诊量也不少,尤其是一些中年患者,对于自己的高血压并不重视。“我得高血压好多年了,身边有人因为高血压引发心肌梗塞去世,所以对治疗高血压我特别谨慎。”45岁患者王波认真地说,他经常在家附近的诊所测量血压,最近,他一连几天测量时,发现血压有些偏高,就赶紧来到医院。“交替季节,气温明显下降,早晚温差较大,此时人体血管开始收缩,血压也随气温变化波动,多测量早发现很有必要。”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康复中心医生孟晓萍肯定地说。据她介绍,波动频繁的高血压比持续的高血压对人体危害更大,因为血压忽高忽低很容易导致血管内膜平衡的破坏,血脂、胆固醇等沉积后会形成斑块,导致血管堵塞,血液的流量受限制等。

药别乱吃针别乱打

孟晓萍介绍,治疗高血压因每个人体质不同,降压药物作用也有差异。对高血压患者最保险的做法是,季节更替时,即使没有症状表现,也应该到医院请专科医生进行检查并调整用药。服用后,不要自行停药,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防止随意停药造成血压突然升高,病情反复。

最近一段时间,市区内很多诊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都出现组团打点滴的老年人。

入冬前输液到底有没有预防作用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吉大一院副院长、脑血管病中心主任杨弋教授。据他介绍,提前输液预防心血管疾病季节性发作并不科学,就像今天早上吃很多的饭不能预防明天不饿,没有证据支持提前打活血针能够预防心血管病的发作。通过输液,只能对打针期间的预防起到效果。因此,如果患者感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诊,医生会判断是否是发病的症状或征兆,再决定需不需要输液治疗。另一方面,对有高血压疾病的人群,要定期监测其血压。

注意保暖 合理膳食 多运动

“很多老年人喜欢晨练,但是早晨的气温较低,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的时间段,所以,我们不主张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过早晨练,一定要等太阳出来之后再锻炼。”孟晓萍提醒说。心血管患者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是八九点以后,或者下午三四点钟。活动方式也要根据自身状况选择散步、快走、打太极等锻炼方式,不要进行剧烈运动。饮食也要以清淡为主,一旦发现心慌、胸闷、憋气等症状要及早就医。

长春晚报 记者 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