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长春城市建设的“文化篇章”

22.08.2016  12:05

   写好长春城市建设的“文化篇章  

   ——六谈落实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一座城市的发展走向,总是取决于某些关键时刻的抉择。在长春加快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新的历史进程中,这座拥有“北国春城”美誉的城市,该以怎样的新形象呈现给多姿多彩的世界?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提出,以文化为引领,在把握城市发展规律中努力建设宜居宜业、文明和谐、富有活力、特色彰显的现代化城市。

  以文化为引领,为长春追求内涵式发展树起了旗帜、确立了坐标、指明了方向。放眼当代中国,城市化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从粗放式发展阶段进入内涵式发展。作为一座转型发展中的大城市,长春也已经全面进入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提升型转变的历史阶段。贯彻落实市委全会要求,需要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科学把握城市发展规律,推动城市功能、形象、品位和人居环境全面提高,全力写好长春城市建设的“文化篇章”,为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增深文化底蕴、凝聚文化力量。

  要以科学规划为指针,精心打造“百年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决定着城市建设的品质。实现内涵式发展、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既要学习借鉴一切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具有长远的眼光、科学的预测和理性的控制,又要坚决避免和防止“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做到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一抓到底。

  要重塑城市文脉,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品牌。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凝固的文化。纵观世界,每一座区域性中心城市都有着独特的文化标签。年轻的长春是一座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城市,其汽车、电影、雕塑、冰雪、警示等特色文化已经成为城市独特的文化基因。要全面实施文化注入与表达工程,把文化基因融入城市发展,不断提升长春作为“休闲消夏胜地”“冰雪体验之都”“文化游览名城”的品牌形象。要立足于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力建设具有长春文化特色的标志性街区、产业化园区,促进文化业态集聚发展,把文化元素打造成为提升长春城市吸引力的新标志、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新能级。

  要以人为本,打造精细的城市管理模式。文化,并不仅仅拘泥于物质上的展现,还体现在城市文明的每个细节。过去城市以建设摩天大楼为荣耀,现在城市更注重提升文明形象、增强百姓的文化认同。一座城市发展的最终指向,就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造福千万民众。加快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市各级城市管理者要彻底改变粗放的管理方式,向智慧化要效率、向网格化要效能、向精细化要效益,让城市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精细、温馨、可持续的文化魅力,让人民群众在城市中生活得更放心、更舒心、更顺心。

(责任编辑:章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