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 更合百姓心意

17.07.2016  14:06

      “这半年,长春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变化还是挺明显的,无论是图书馆的延时服务还是社区活动室的错时服务,都更贴合我们的心意了!”作为一名文艺爱好者,南关区百屹舞蹈团成员尚孟菲对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感触颇深。     今年以来,在思想解放的浪潮中,市文广新局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有效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据了解,市文广新局在调研中发现,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服务时间与上班、上学等人群的工作、学习时间一致,这就无法让该群体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于是,该局在长春图书馆开展了延时服务试点,图书馆开馆时间由原来每天8个小时延长到12个小时,极大地满足了市民的阅读需求。此外,市群众艺术馆、社区文化活动室等推出了错时服务,并延长了开放时间。“现在,群众不仅把我们这里当成了课堂,更当成了家,有的早上带着盒饭来,一呆就是一天!”市群众艺术馆负责人介绍,除错时、延时服务外,他们还在积极探索契约式服务模式,即选择优秀艺术团,与其签订合作服务协议,根据民众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服务。     此外,市文广新局今年还着力推进行政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广覆盖工作,以整合资源为核心,采取”政府补助一点、部门支援一点、社会赞助一点、农民自筹一点“的方式,新建了一批自然屯多功能活动室,各地还通过挪移柴禾垛堆放点、清理垃圾点、填埋沙坑和水坑等建设了一批自然屯小广场,有效解决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本报记者 朱 怡

(责任编辑:章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