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融创新"全力构筑经济转型新支点 全市金融工作会议召开

27.03.2015  12:07

  本报讯  (记者李秀薇)新常态下,如何在进一步提升金融业发展内生动力的同时,服务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键在创新金融服务。26日召开的全市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全市金融业要进一步聚焦省市发展大局,紧紧围绕东北亚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建设,创新金融服务,全力构筑经济转型新支点。

  会议提出,今年我市金融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占GDP和服务业的比重稳步提升;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万亿元大关;力争引进两家以上域外金融机构。

  为此,市金融办提出,今年要围绕着力做大金融总量、着力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着力优化金融环境、着力防范金融风险等7个“着力”做文章。

  重点之一,是全力推进东北亚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今年,市金融办将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东北亚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项目落地开辟“绿色通道”。同时,协助南关区和净月高新区加快推进金融类项目建设,争取更多金融机构入驻,努力将其打造成金融资本的洼地、高端金融的聚集地、金融人才的汇聚地、金融发展的服务高地。

  服务经济发展是做好金融工作的关键。市金融办主任唐庆会表示,今年市金融办将把服务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引导金融企业在创新金融服务上下功夫。比如,引导企业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推动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等金融机构规范发展。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在小微企业集合债券、集合票据上有所突破。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将业务重心放到最需要支持的民营企业上来。突破抵押瓶颈制约,引导金融机构开辟“提货单、仓单、存货、应收账款、股权”等抵押质押方式创新。

(责任编辑:卢凯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