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皇宫的“傀儡特征”:溥仪被称“马桶皇帝”

07.06.2015  10:52

 

卫生间。

 

伪满皇宫宫内府。

 

伪满皇宫博物院内的溥仪与吉冈安直像。

 

卫生间内小桌。

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扶植伪满洲国殖民政权。为了掩盖其昭然若揭的侵略意图,日本试图将伪满洲国打扮成一个独立国家的样子,在公开场合对伪满洲国的执政和皇帝溥仪非常尊重。可事实上,溥仪并没有半点实权。

到了伪满皇宫,细细追寻下,才知道溥仪曾因在马桶上裁可文件被称为“马桶皇帝”;日本关东军派给溥仪的“皇帝秘书”吉冈安直,10年间没上过战场,却由小小的陆军中佐升为陆军中将。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真相呢?本期且看伪满皇宫博物院研究员、 长春 溥仪研究会副秘书长王文峰为读者细说伪满洲国的“傀儡特征”。

“傀儡特征”之一——

伪满皇宫的建筑风格

位于长春市东北角的伪满皇宫博物院,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洲国皇帝时的宫廷遗址。伪满皇宫博物院研究员王文峰说,从伪满皇宫的建筑风格上说,其建筑并不配套,既有中国旧式的带廊瓦房,又有“中日合璧”的殿堂,还有欧式情调的楼宇。中外古今杂糅的风格让它有些不伦不类,可以说,这是典型的殖民特征。

此外,伪满皇宫与中国古代的其他皇宫不一样,其他皇宫都是前宫后殿,前面是处理朝政的地方,后面是居住区域,伪满皇宫恰恰相反,它是前殿后宫,南面是居住的辑熙楼,北面是办公的勤民楼。之所以形成这个风格,是因为它是利用吉黑榷运局已经建好的房子将就的。

在辑熙楼和勤民楼中间是中和门,将居住区和办公区分开。中和门旁边有五间房子,这五间房子是日本宪兵队驻宫内派遣班,在这里,到宫里来的人,无论到外廷,还是内廷,都看得很清楚,日本宪兵队负责记下来。可以说,伪满皇宫内来人的一举一动,都在日本宪兵的监视之下。

“傀儡特征”之二——

溥仪坐在马桶上的裁“可”

溥仪刚成为伪满洲国皇帝的时候,他还是雄心勃勃,满怀“恢复祖业”的“政治理想”的。那时,他经常到亲民楼去批阅奏折,希望像他最敬佩的康熙皇帝一样励精图治,成就一番功业。渐渐的,他发现,日本人定的事情他根本无权更改,也更改不了。他发现自己没有实权后,就索性懒得再去勤民楼了。

对于皇帝溥仪,日本人的表面文章做得很足,在公开场合非常尊重他,但尊重是尊重,一点实权也不给他,比如说伪满洲国的重要法令、大事小情,要请皇帝裁可,这些伪满洲国的大政方针、殖民政策等已经在日本人每周二举行的日本各部次长会议上定下来了,而定下来之后的事情就带到伪满洲国的国务会议上通过一下,最后一道程序是拿到皇帝这里裁可。

在伪满皇宫博物院内,溥仪的卫生间位于卧室的对面,卫生间的抽水马桶旁边设有一个小木桌,上面摆放着几张报纸。据王文峰介绍,溥仪有便秘的毛病,每天早上坐在坐便器上,奏事官双手举过来要裁可的文件,用溥仪的话来讲,有的他看都不看,因为他只能裁“可”,从来没有裁过“不可”。这个“可”是泛指,有时也说“知道了”“览悉”等,总之,是无条件通过。伪满时期的很多发令就是这样被签发的。溥仪因此被称为“马桶皇帝”。

“傀儡特征”之三——

各部次长和宫内府次长是日本人

伪满洲国的各部,除部长外设置了次长,次长全由日本人担任。每周二例行的各部次长会是最重要的会议,而由汉奸充任的“部长”们仅仅是个名义而已。由此可见,真正对东北大地行使权力的是日本当局。在伪满宫内府,也像政府一样,在宫内府大臣下设置日本人次长,名义上是辅佐大臣,实际上却控制着宫内府人事、财务等一切行政大权。大臣事无巨细都要听命于次长。这种次长制是日本殖民统治者控制伪满洲国政权的一种手段。

“傀儡特征”之四——

“帝室御用挂”快速升迁

溥仪在自己的回忆录里曾说过,关东军就是一个强力的高压电源,我就是一个精确灵敏的发动机,联系我和关东军之间的是吉冈安直,我的每一个举动都是由吉冈安直来指令的。

吉冈安直是日本关东军派给伪满皇宫的“帝室御用挂”。“帝室御用挂”为日语,是“内廷行走”或“皇室秘书”之意。吉冈安直为日本人,他身兼关东军高级参谋和“帝室御用挂”两职,是日本关东军派驻溥仪身边的高级特务。溥仪说,他说什么话、做什么事、见什么人,都是由吉冈安直事先告诉他。吉冈安直会说一些汉语和英语,溥仪懂一些英文,吉冈安直用自己半生不熟的汉语和英语,将意思传达给溥仪。

溥仪作为傀儡皇帝,由于整日里无公可办,也就渐渐地懒得去勤民楼办公处理政务了,大部分时间在缉熙楼度过。书斋成了溥仪的又一个办公场所,溥仪常常在这里接见“帝室御用挂”吉冈安直。本来,不经溥仪批准,任何人是不能随意出入书斋的,但对吉冈安直却是例外,他有时一天来往数次。每当吉冈安直到来时,溥仪都要起身迎接,不敢怠慢。

吉冈安直1935年到溥仪身边时,是日本陆军中佐,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已经升为日本陆军中将,这在日本陆军史上是很少见的。一个没上过战场、没打过仗的人,只是因为控制溥仪而创造这样的升迁奇迹,可见他对溥仪的控制很得力,忠实地执行了日本的殖民政策。

溥仪逃跑后伪满皇宫内发生了什么

        苏东坡传世墨迹“洞庭春色赋”。

1945年8月11日夜,溥仪一行逃往通化,伪满洲国随之垮台。而此后,伪满皇宫内发生了什么?当年8月19日,苏联红军进入长春接管伪满皇宫后,这里又发生了什么?

伪满皇宫博物院研究员王文峰称,1945年,苏联红军对日宣战后,日本决定将伪满洲国国都迁往通化,当时称在通化地下修建了地下长城。8月11日晚,溥仪一行悄悄从伪满皇宫出去,到达长春东站,从那里前往通化。

皇宫国宝遭遇历史大劫难

皇帝逃跑了的皇宫,就徒有虚壳了。前两天,守卫伪满皇宫的禁卫军、近卫军和宫内人员还正常巡逻,没有发现什么。渐渐的,大家发现皇帝已经跑了,于是,每个人开始想自己的退路。这时,有警卫军发现了书画楼,有的人开始盗取书画,刚开始知道的人很少,只是值班的时候进去拿一些。但这样的消息扩散得非常快,很快,留守宫内的人员就对溥仪没来得及带走的宝物进行了一场洗劫。

禁卫军中一位姓孔的,仅手卷、字画就劫走了一皮箱,三十几件中有唐寅、赵孟頫、董其昌、文征明、严嵩等人的作品。1982年 吉林 省博物馆在吉林市征集到的苏东坡传世墨迹“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就是一个姓刘的禁卫军连长带出伪满皇宫的。谈到这里,王文峰很痛心,他说,溥仪逃走之后,伪满皇宫的国宝经历了一场历史大劫难,在这场劫难中,诸多国宝、法书名画消失殆尽。

随后,从亡国奴生活中解放出来的长春老百姓也纷纷闯进皇宫,他们怀着好奇心斗胆到这昔日不敢看的地方逛上一逛,有的人也顺便拿去了皇宫内的东西,而一些不为人所重视的珍贵文献书籍倒保留下来一些。

五张“老毛子票”可换宫中一件东西

当时的伪满皇宫处于混乱不堪的状态,不仅警卫们抢夺盗取物品,附近的一些百姓也进来拿走一些东西。8月19日,苏联空降部队进入长春,接收长春重要部门,伪满皇宫也在接收之列。但苏联红军的接管并没能制止伪满皇宫内物品的流失。王文峰称,现在逐渐披露的照片显示,当时苏联人接管伪满皇宫后,有些军官和士兵曾在皇帝宝座上照相。

8月19日当天,伪满皇宫有了苏军的警卫,老百姓不能随意进出了。苏联红军到长春后,发行了苏联红军流通劵,老百姓称之为“老毛子票”,100元一张。据一些老百姓回忆,当时苏联红军将伪满皇宫中所剩笨重的家俱、物品等来了一次拍卖,只要交500元“老毛子票”就可以进宫拿一件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伪满皇宫里其他一些笨重的大家具和一些陈设品也被拿走了。

宫内宝物流失促成光复路旧物市场的形成

溥仪逃离长春,在伪满皇宫前面的光复路上形成了一个旧物市场,很多宫中流出的国宝、物件儿在这里交易。王文峰称,自己在上世纪80年代曾遇到一位老先生,老先生称自己当时到光复路旧物市场逛,拿着一台德国产的照相机。当时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脚下摆着一个画缸,那个画缸古色古香,吸引了他。当时的他对画缸里的画没感兴趣,只是对画缸有兴趣。小伙子称,画缸是从宫里流出来的,要价不低,老先生没带够钱,就用自己的照相机换了画缸。老先生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很痛心疾首,觉得那些画也很可能是从伪满皇宫流出来的。

长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