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为何定“都”长春?为你解开其中奥秘

29.09.2016  16:36

当时组织召开“建国”会议的人合影 资料图片

“长白千载古喜州,春光无限在宽城”,清乾隆皇帝顺口说出的诗句,成了“ 长春 ”得名的传说,只是已无从考究。

1800年,长春厅设立,开启这座城市200多年的历史。但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日本关东军的占领下,长春作为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的“首都”有近14年时间被改称为“新京”。

为何伪满洲国选定长春为“国都”,而不是哈尔滨或沈阳?伪满皇宫博物院研究员宋宏伟将为你解开其中奥秘。

日本关东军选择长春作为伪满洲国的“首都”,是经过长期思考和策划的结果。在伪满洲国定“都”长春之前,东北各地“代表”还曾提出以奉天(今沈阳)、 吉林 、哈尔滨、洮南等地作为“国都”的意见,但均因地理位置等诸多原因,不利于日本关东军的侵华战略而一一被否决。日本关东军选择长春,是看中长春具有的诸多优势,认为其是一块“宝地”。

1.地理位置优越。在东北三省的版图中,长春位于东北的中南部,处在松辽平原的门槛上,位置适中。长春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冷夏凉,雨量充足,适合谷物生长。

2.交通便利。长春地处南满铁路与中东铁路的连接点上,其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是吉长、吉敦线的起点,铁路运输四通八达。海运方面,南行至大连可达日本,经沈阳、丹东,可通过朝鲜到日本,还可经图们经朝鲜到达日本。航空方面,日本可以开辟长春至东京最短的航线。

3.资源丰富。长春拥有广阔肥沃的黑土地,农产品资源丰富,而且地广人稀,利于日本对东北的资源开发和农业移民。

4.地价便宜。当时,长春的地价每平米只合伪币5分1厘,征购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才500多万伪币(当时伪币与日元等值),低于当时其他几个城市的地价。廉价的土地更利于日本殖民者低价征购和掠夺,这也是最吸引他们的因素之一。

5.城市建设条件优越。长春与其他几个城市相比,城市规模最小,只有13万人口,没有旧城改造的负担,便于城市规划建设。而且这里水源充足,有流经市区的伊通河,数十里外还有水量较多的饮马河,此外,地下水也较为丰富,这些自然条件为城市发展的用水问题提供了保障。

6.政治因素考虑。日本在长春占有优势,有利于实现其战略计划。长春系“满铁附属地”,是日本殖民统治的据点。从1907年开始,“满铁”在长春经营了近20年,是日本在华势力最强的据点,驻有日军,设有领事馆,日本人在这里获得了长期居住、开商埠、领事裁判等许多特权。“九一八”事变时,住在长春的日本人就达1万多人。在“满铁”的多年经营下,长春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拥有街路、上下水道路、电灯、煤气、医院、学校、火车站等完备的设施。与沈阳、哈尔滨相比,长春的奉军势力较弱,苏联的政治影响较小,对日本的殖民统治不足以构成威胁,因此,日本侵略者认为长春是“政治色彩稀薄”的理想城市。

7.北进方针。日本关东军对东北有着长期的殖民统治计划,它的目标是以东北为基地南侵中国,北攻苏联,为了实现它的“北进”战略目标,长春作为伪满洲国“国都”最合适。

■专家简介

宋宏伟:198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文博专业,现为伪满皇宫博物院研究员,长春市第六批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政协长春市委员会文史专员,九三学社长春市直属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中日关系史、伪满洲国史、长春地方史研究,担任十余部著作执行副主编、主笔,在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荣获国家、省、市各类奖项十余项。独立获得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两项,吉林省博物馆学会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五项,第六届长春市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担任大型陈列展览《勿忘“九一八”———日本侵略东北史实》内容设计主笔,荣获第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出版专著《百年沧桑话长春》。

新文化记者 冯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