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 长春幼儿入公办园比例增加到70%左右

23.12.2015  10:12

  “入园难”“入园贵”曾一度是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不仅体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问题,更体现百姓对教育的需求与关注。“十二五”期间,这一民生问题一直是一个热点。近几年,长春市通过新建、改建、扩建了一批公办幼儿园,鼓励发展普惠性幼儿园,使“入园难”“入园贵”得到有效缓解。

   曾几何时,家长感慨“入园难,难过考公务员

  “入园难,难过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一句玩笑话,说出了许多幼儿家长的心声。

  “十二五”期间,我市学龄前人口持续增加。0岁至6岁人口从2011年的59.30万增加到2014年的68.05万,达到峰值,2015年开始减少。而在城市化过程中,城镇人口大量增加,但因投入不足,公办园数量却在减少。

  在长春,前些年由于一些优质的厂办、校办幼儿园倒闭,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公办园的供求矛盾突出。公办园不足催生了大量“无证黑园”,这些简陋的幼儿园无法保证教学质量与儿童的身心健康,也导致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

  我省教育专家赵士英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外来人口的涌入和原有公办园的减少,现有的学前教育资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入托需求,特别是城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使用政策未得到有效落实,农村学前教育基础薄弱,发展滞后、城乡差距较大。相对民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价钱公道、管理规范,但却“一票难求”,有时候家长通宵排队也不一定能排上号。

  更重要的是,“幼师不足、投入不够”的紧箍咒一直存在,致使园所规模无法扩大。本地很多幼儿园十几年未进新教师,招聘会上经常出现几家幼儿园抢一位老师的情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