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抚养15个孩子 房费基本凑齐孤儿老爸谢谢大家
浩南(骑车者)带着孩子们去卖旧物 新文化记者 蒋盛松 摄
新闻回放: 长春 市东八条街与黄河路交会处的一栋居民楼里,一个36岁的“老爸”带着15个孩子一同生活,孩子中最小的7岁,最大的17岁。他们之间都没有血缘关系,却共同生活在一起,犹如一家人。他们的故事,感染了很多志愿者。有一位志愿者已在这里“工作”了四年,还倒搭了不少钱。新来的一位志愿者和孩子们刚刚相处一个多月,他说:“我现在的想法是,王哥能坚持下去,我就跟着坚持下去。”,现在,他们遇到一个难题,一家人为了一年的房费发愁。)
“够了,没想到一天的钱就差不多够了,所以大家不要给我捐款了。”9月30日一天的时间,王浩南就接到了社会上爱心人士的捐款,手机不断有提示音响起,而最早的头一笔捐款,高达2万元,截至记者发稿,他们一家的房费已经基本凑齐。他强调,爱心人士不要再往账户里打钱,多余的他会用到孩子的吃喝和买书本上。
单笔就收到2万元捐款
在本报报道王洪南这个特殊的家庭后,有很多读者给本报打来了电话,表示愿意帮助他们,有的想捐书,有的想捐物品,而更多的是直接把款项打到了账户中,“实在是太感激了,我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我没啥文化,这次实在是太难了。”王洪南说。
在王洪南的手机里,短信提示音隔几分钟就会响起,在记录中,20、50、100、200、500,甚至上千元都有,到了中午,总金额已经达到了23980元,而其中的第一笔,也是最早打入王浩南账户的钱是早晨7点06分打入的,单笔金额两万元。
王洪南拿着手机指给记者,“这是两万?对吧?我刚看到时真的不敢信,好心人真的是太多了。”
读者:亲自登门拜访问还需要啥?
除了读者们通过银行汇款方式帮助王洪南以外,还有很多市民打来了电话,希望能给这个家庭送点物品,还有书本和图书。市民李先生就想通过本报联系送点书本,王洪南也表示欢迎,他的地点是长春市东八道街与黄河路交会处军宇小区,“这里的人一打听都知道我。”王洪南说。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长春市民叶连平自己找到了王洪南提供的供孩子们学习的地点,“我来这里看看,想不到这么快钱就筹齐了,我来就是想看看我还能有什么忙帮一帮,我是 吉林 省老年协会的,有一些老年朋友,而且我是大学退休教师,也有能力给孩子们上课。”叶连平说,自己今年84岁了,坐公交来到这儿,想了解一下情况后,回去和老年朋友们说一说,也想听听除了钱以外,还有什么能帮上忙的地方。
亲属:感谢帮助孩子上了学
当天中午,小学和初中的孩子们都在温习功课,两位志愿者在给孩子辅导。7岁的小宣宁(化名)睁着大眼睛,面对记者的提问挺诧异,“我没有爸爸妈妈,有奶奶。”小宣宁说。新文化记者拨通了孩子奶奶赵女士的电话,“我也是听别人介绍才把孩子送来的,知道这里对困难家庭能有帮助,而且是免费的,真挺谢谢王洪南帮我的忙了,我老家是榆树的,孩子爸妈离婚后,爸爸就找不到了,妈妈也不在长春。这么多年,孩子根本就没见过爸爸妈妈,我和老头在黄河路那蹬三轮,孩子也没法照顾啊,现在孩子上了学,我也就算放心了。”赵女士说,尤其他还帮着跑教育局,现在孩子已经上了小学一年级。
钱已经够了不要捐了
下午3点多钟后,提示音又再次响起,“提示的钱数是25180元,钱这次真的差不多够了,如果到了晚上可能会超出这个房费的钱,所以我也想通过报纸,一是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二是请不要再给我汇款了,房费已经够了。”王浩南说,大伙的帮助对他来说,已经解了燃眉之急,可是捐款的这些好心人,他连名字都不知道,他通过报纸再次表示感谢。
新文化报(唐奇 实习生 曹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