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两用 一地多收 水田里的双丰收

22.10.2016  10:04

   水田里的双丰收

  本报记者 赵猛佳 本报通讯员 常 亮

  “我们的螃蟹在中秋节前就上市销售了,现在已经进入尾声,明天开始收水稻,用两台收割机,估计两天就能收完。”18日,德惠市大青咀镇大青咀村赵德学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春雨告诉记者,今年他家的水田获得了稻米、螃蟹双丰收。

  “中秋节还没到,稻田里的河蟹就成了抢手货,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赵春雨告诉记者,河蟹刚上市时,他们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开始捕捞,300亩养蟹示范基地一片繁忙景象。

  赵春雨在稻田里养蟹已经四年了,有一套十分成熟的养殖技术。他说,稻田养蟹很简单,螃蟹不用特意喂,而且对稻子生长有促进作用。“一般的蟹重量在一两二左右,市场售价每斤十四五元,我家的蟹平均都能长到一两半,售价在十八九元。今年,我们成蟹收获了2000多斤,蟹苗收获了差不多有16000斤。

  赵春雨家有水田15公顷,虽然还不知道最后能打多少粮食,但老赵特别有信心,“我家的大米通过了长春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的检测,达到了绿色大米标准,虽然产量不高,但市场售价一定不错!

  如今,赵春雨因为养蟹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菜园子等周边乡镇,以及榆树、九台等地的很多农民都到他这里买蟹苗、学技术,开展稻田养蟹,探索出“一水两用、一地多收”的发展模式。

(责任编辑:张艾  )